在环浙步道的绮丽版图中,永嘉段宛如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有的迷人魅力。它如一条灵动的绸带,将自然奇景与人文底蕴编织成一卷流动的山水长卷,一头系着悠悠千载的人文古韵,一头连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对于徒步爱好者而言,永嘉段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体验。步道难度适中,无论是初涉徒步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驴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文图:急雨
徒步永嘉俱佛岩,这条线路酝酿了整整五年。2020年春,我从陡门乡平坑村前往高山村时,误入石镬寺,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石镬与龙潭寺之间有古道相连(后成为环浙步道主干道),从石镬寺溯溪而下可到达小子溪水库。由此萌生了走石镬—龙潭—水电站—小子溪——石镬这条徒步路线的想法,但一直未能付诸行动,只因传言小子溪路段有几处峭壁攀爬颇为凶险。2023年前后,俱佛岩突然火爆,成为网红岩降热点。于是,我决定将原规划的路线拆分成途经俱佛岩的古道和溯溪的两条环线。经俱佛岩后,两条路线风景指数将大幅提升,但最为关键的小子溪到俱佛岩这一段,看卫星地图,周边多有陡崖峭壁,似无处下手。去年10月份,在永嘉青塘活动时,特地前往野猪塘,沿山脊爬到俱佛岩,被深深震撼。于是下定决心试走途经俱佛岩的两条环线。
2024年12月19日一大早,我自石镬寺沿溪而下,踏上这条期待已久的徒步之旅。沿着石级台阶穿过谷口,下行约800余米,跨溪进入对面山道,上行约200米,来到一处缓坡——这正是原先规划的上山点。然而,这里已难觅明显路迹,只能在柴草稀疏处蜿蜒前行。途中需注意避开一些横向岔路的干扰,同时警惕废弃的兽夹。




行至半山腰,一块巨岩突兀而现,那便是俱佛岩。从远处看它似乎平平无奇,但谁又能想到,它的另一面竟藏着石破天惊般的震撼?

穿过一片茂密的大蕨里白,攀上一道两米多高的岩台,眼前便是一片细叶箬竹林。钻入这片竹林,保持向西方向前行,出林后沿着山脊继续攀爬,不久便遇到一条横向小道——这正是索降路线的起点。



沿着一段陡峭小道下行,抵达一块平坦的岩背。这里可容纳十余人,是绝佳的观景平台。绳索玩家便从这里斜渡至对面几座高矮不一的柱峰,上下穿梭,最终又从西侧一面高达百余米的岩壁上攀而下。
一队来自宁波的绳索爱好者正在这里进行索降活动,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为这片寂静的山野增添了几分动感。


站在岩背之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一棵劫后余生的松树在平台内侧的沟隙间蓬勃生长,枝条旁逸斜出,罩住半个平台。与青松相伴,迎风临渊而立,神思飞扬,仿佛置身修仙的无上妙境。



从这里俯瞰崖下,可见三座圆顶柱峰呈鼎立之势。绳索玩家从平台斜渡至峰顶,在峰丛间上下来回,再从百米外西侧一面高达百米的绝壁上攀而下,完成俱佛岩索降的全过程。



远眺北面巍巍群山,山腰间可见房屋、梯田与公路,那是高山村。向西望去,目之所及,高楼林立之处,便是永嘉县城上塘。


从俱佛岩峰顶下来,是一段较为陡峭的岩坡。好在已有人在此打下岩钉,并系上一条三米长的绳索,借助它便可安全下撤。

沿U形谷底的岩壁前行至西侧岩门,需攀爬一面三米多高、几乎直立的峭壁。

攀上峭壁,便抵达俱佛岩西峰。峰顶平坦,面积约为东峰的两倍,同样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台。站在此处,可尽览东峰的磅礴气势,丝毫不逊仙居的白刀岩。
我第一次看到俱佛岩时,就站在西峰之上。眼前之境,给我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东北三峰主峰联袂矗立,壁立千仞,仿佛开天辟地之势,震撼人心;面壁而立,百丈深渊,令人胆战心寒。




从俱佛岩到野猪塘,是一段岩脊山岗,柴草低矮,路迹清晰,行走其上,轻松惬意。



若天气晴好,云卷云舒,山色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野猪塘曾是一个自然村,如今只剩三间残破的房屋,门前尚有一块菜地,仍有人打理,但已看不出曾有人居住的痕迹。
从岩背村到青塘的公路边,下爿田挖出一条机耕路直通野猪塘,因此可驾车直达。我第一次到此,见停着十余辆来自省内外的车辆,颇为惊讶。




野猪塘至下爿田约有1000米,在距下爿田那两堵残壁约20米的上山方向,有一条古道通往石镬寺(现称崇隐寺)。这段古道长约2000余米,以山间泥道为主,间或铺有块石。冬季行走,路况尚可,但在下爿田垭口附近,荒废的水田长满大茅杆,古道被堵,路迹不明,需从左侧梯田绕行。
这是我第一次走的俱佛岩环线,具体路线为:石镬寺—小子溪—俱佛岩—野猪塘—下爿田—古道—石镬寺,全程四千余米。



第二次探访俱佛岩,我约了独行客乐同行。我们从俱佛岩东侧底部一条小水沟开始攀爬崖壁至半腰,借助岩钉和绳索成功登顶,之后沿第一次探出的山脊路线下行至小子溪返回。



解决了小子溪至俱佛岩的山脊路线后,接下来便是试走经小子溪的北大环线。起点仍为石镬寺谷口,与第一条路线不同的是,此次我们从下爿田沿公路至岩背村口,踏上前往龙潭寺的古道。从龙潭寺到石镬寺的古道,其中龙潭寺至水库、岩背至上爿西两段已被公路替代,水库上方也有一段因泥石流而毁坏,颇为可惜。尤其是岩背至水库这一段,大部分路径在林下穿行,古道原始风貌保存良好,也是永嘉通往乐清的环浙步道主干线。






下爿西沿通往岩背的水泥公路。

在岩背村口转向龙潭寺方向。

下方的水库。

从水库出发,沿尚未完工的公路一路下行,抵达水电站机房。从电站桥下的出水口绕过,便正式进入小子溪的正源。



从水电站机房溯溪而上,沿途峡谷风光秀丽,溪中多瀑布、巨石与深潭,是夏季玩水的理想之地。





这是小子溪源头中最大的一个水潭,从潭左侧(面对水潭方向)的悬崖处绕过。

第一处险点出现:先是沿崖壁小道行走三十余米,随后需从三米多高的崖壁借助绳索下降入溪。途中需在一处大角度转角处谨慎转身,确保安全。



回首间,突然望见落日余晖中的俱佛岩,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的光晕之中。

这个水潭被称为“龙潭”,水量充沛时,瀑布尤为壮观。

第二处险点位于龙潭右侧(上溯方向),是一面高达五十余米的绝壁。需攀爬近百米,其中几处坡度达七八十度,对体能与上肢力量要求极高。


这段绝壁高度超过两米,徒手几乎无法通过,必须借助绳索完成攀爬。

攀上悬崖后,需仔细辨认路迹,确认行进方向。当进入一片箬竹林中开辟的山道时,要留意其走向,避免误入回路再次下溪。这条山道是平坑村民自石镬寺谷口至龙潭上口的箬竹林中砍出的,极大地方便了溯溪驴友。
顺山道前行几十米,便回到上午上山之处。至此,这条充满挑战的攀爬与溯溪徒步环线方才圆满完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