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初秋,不少城市仍被高温笼罩,贵州以18-25℃的平均气温成为“天然空调房”;当暑期景区的拥挤褪去,机票、住宿费用“跳水”,游客得以漫步喀斯特秘境、沉浸式感受民族风情……
近期,美团旅行发布9月国内十大“错峰游”目的地,贵州位列榜首。究竟凭什么?来看看贵州从资源、“产品”、服务三方面交出的“答卷”
资源“家底”厚实:
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引客来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数据显示,贵州的自然景观类景区、民族文化村寨成为这一波“错峰游”游客的热门之选。
进入9月,黄果树瀑布水量仍然充沛,瀑声如雷,百米飞泻,甚是壮观。游人纷纷驻足,用相机手机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今年以来,黄果树景区深化“旅游+”,夜游黄果树、360极限飞球球幕影院、天瀑灵韵穹顶光影秀等科技赋能体验项目持续升级,广受游客好评。
除了黄果树瀑布,贵州还有梵净山、荔波、赤水丹霞、马岭河峡谷、织金洞等世界级自然景观和景点,被誉为“山的王国”“水的世界”“洞的博物馆”,游客在此可感受到贵州独特的自然之美。
秋季游贵州,很多游客选择体验民族文化。贵州聚居着苗、侗等17个民族,拥有苗年、侗族大歌、姊妹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更是被誉为“活态非遗博物馆”。
“景区精心策划了20余项民俗活动。”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理石恒昌介绍,近期西江千户苗寨备足了文化套餐,“十二道拦门酒及高山流水”“游方对歌”“讨花带”等经典项目持续上演,刺绣蜡染技艺体验、苗族原生态歌舞演出让游客深度感知苗文化底蕴。
肇兴侗寨,寨门前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手挽手,唱起婉转动人的侗族大歌,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奉上一碗米酒……2025年1—8月,近92万名游客经由这道寨门走进这个古老村落,在鼓楼里歇脚,篝火边高歌,在非遗体验馆里体验染布技艺等。
“产品”精准定位:
融合创新 打造文旅新体验
近年来,贵州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对“文旅产品”进行精准定位与融合创新,积极丰富旅游业态,勾勒出一幅“花样翻新”的文旅画卷。
文科融合,“新表达”惊艳出圈。依托虚拟交互、全息影像等技术,全国首个长征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长征征程;大型演艺《伟大转折》,则以巨幕油画、环绕音效等呈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历史场景。二者构成长征文化展示“双子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贵州“红色新地标”。
体旅融合,“新活力”竞相迸发。8月23日,2025年贵州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榕江开赛。相隔几天,贵州省首届公益“村BA”篮球赛8月27日在台盘村开幕,“村字号”赛事成为贵州文旅新的吸引力。此外,借助自身丰富的山地资源,还开发了以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等项目为重点的山地特色运动项目集群。
桥旅融合,“新形态”加速成型。贵州各地正积极探索桥旅融合的新模式。以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为例,不仅配备了蹦极、跳伞、竞速跑道等刺激的高空运动项目,还设有空中咖啡厅、观光廊道和观景平台等,有望成为“桥旅融合3.0版”的典范。
多点绽放的“融合”佳绩,铺就经营主体的“兴业乐园”,目前贵州涉旅经营主体达34.53万户。
保障有力暖心:
政策与服务 协同降低出游门槛
“不仅买机票、住酒店省钱,还有门票优惠。太划算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先生和妻子特地避开暑期,请了公休假来黔旅游,“到景区也不用人挤人,玩起比较舒服。”
为了吸引广大游客,贵州从政策优惠、服务优化等方面入手,为游客游玩提供便利。
政策“利好”降低出游成本。2025年,贵州推出全年景区门票优惠,“一老一小”、人民警察、现役军人等群体可享受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同时,推行“一票多日使用制”,游客购票5日内可不限次数入园。
服务优化提升游客体验。为破解贵州各大景区区域间跨度较大的难题,贵州推出“干支联动、支支串飞”航线和“小车小团”服务,缩短了游客畅玩贵州的时间。启动“2025年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邀请广大游客提出旅途“痛点”。游客刘女士说:“对西江千户苗寨提了几个建议,没多久就看到了改变。给贵州‘点赞’!”
没有暑期的拥挤,却有不打折扣的美景,既有文化与自然的深度碰撞,又有政策与服务的贴心护航——这样的贵州,可不正是“错峰游”的理想之选。
贵州将持续深耕文旅品质,以更丰富的体验、更贴心的服务,迎接每一位前来感受“多彩贵州”魅力的游客,让错峰游“热度”延伸至更多时节。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