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衡阳9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胡亚华) 初秋微凉,暑意犹存。9月13日上午,石鼓书院国学讲堂热闹非凡,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一场以“翰墨题名 童趣传承”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大家共聚这场秋日文化雅集,一起探寻跨越千年的科举文化。
石鼓书院举办“翰墨题名 童趣传承”主题文化体验活动。
在金牌导游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来到禹碑亭,认真聆听讲解,凑上前仔细观摩。他们身着汉服,衣袂轻飘,俯下身用小手轻轻触摸斑驳的碑文,仿佛透过碑刻感受到古人治水的智慧。穿行在千年学府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写满好奇与期待。听到石鼓七贤在求学与讲学路上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孩子们眼神专注,内心深受触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种下了发奋读书的种子。
位于湘江与蒸水交汇处的合江亭国学讲堂内,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科举制度的千年演变。孩子们从中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寒窗苦读——鏖战科场——中举做官的心路历程,体会治学求知的智慧。“状元,是殿试第一名的称号,与榜眼、探花合称‘三元及第’,是科举的最高荣誉……”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孩子们明白了“金榜题名”的由来与含义,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孩子们制作状元帽,沉浸式体验科举文化。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莫过于亲手制作一顶状元帽。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从绘制部件到粘贴装饰,每一步都做得格外认真。指尖翻飞间,一顶顶色彩缤纷、独具创意的状元帽陆续呈现在大伙的面前。孩子们兴奋地举起帽子,仿佛穿越时空,化身小小状元郎,体验了一把“金榜题名”的喜悦。9岁的小学生唐悦菲制作状元帽时格外投入,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笑着说:“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古代科举的历史,我们要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状元帽,合影留念,一张张笑脸写满快乐。老师们也寄语小朋友:从实践中收获真知,前程似锦,未来可期,金榜题名!
孩子们举起亲手制作的状元帽,合影留念。
石鼓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让千年文脉绵延绽放,助力衡阳文旅融合持续出圈出彩。(编辑:谢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