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王海波)9月12日,记者从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3年《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以来,桂林围绕规划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文旅融合、开放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桂林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守护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出台了《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持续开展“4·25漓江保护日”系列活动,漓江生态环境质量连续4年保持优等级;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表水质排名稳居全国前列,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4%,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自然城市”。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王海波 摄
AI赋能文旅新玩法——桂林用人工智能创新文旅产业,漓江磨盘山码头“AI文创旧报纸拍摄机”,让游客瞬间穿越时光隧道;象山景区AI机器人把桂林山水“画”进咖啡里;与人民网合作开发、旨在推动文旅产业智能化变革的“AI 桂林”文旅大模型,即将在第22届东博会期间正式亮相。
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上,桂林一体推进文化旅游业态、营销、管理焕新,漓江、象鼻山等20个桂林经典品牌提质升级——从海拔1700米的天湖滑雪场,到阳朔金宝河畔的飞拉达攀岩,再到遇龙河“金龙巡游”,构建起四季可游、昼夜精彩的全时产品体系;同时,以发展节、赛、会经济为抓手,做足情绪消费文章,“跟着赛事游桂林”、桂林艺术节让国际化、“桂林歌超”等赛事和节庆品牌持续擦亮,文旅市场综合整治让诚信旅游品牌更深入人心。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8421.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36.24亿元。
以开放合作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桂林积极服务和融入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盟国家交流合作,14个国际友城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恢复吉隆坡、香港等国际及地区航线,在奥地利维也纳、韩国济州等地成功举办世界级旅游城市和桂林艺术节专场推介会,入境旅游市场“暖意渐浓”。上半年,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7.45万人次,占全区的近7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