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张梅焕)作为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丽江市在文旅融合推进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9月11日,丽江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伟率队参加《金色热线》直播节目时介绍,丽江坚持以文化为魂、山水为骨、民俗为韵,努力让“舍不得的丽江”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今年1-7月,丽江市接待游客5146.24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60.75亿元。
文化为魂,以千年文脉铸就魅力基石。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丽江以文化为载体,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文化世界表达。通过修缮提升木府、开放徐霞客纪念馆、雪山书院等30余个文化院落,打造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展示平台;《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演艺精品以玉龙雪山为天然舞台,累计吸引超2500万观众,成为民族文化的生动诠释;剧本客栈、东巴文字体验馆、银文化院落等新业态,让传统文化焕发全新活力。
风光为骨,以山水画卷铺陈诗意栖居。丽江依托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丹霞奇观、金沙江红柏等优质自然资源,推动风光旅游向深度体验升级。泸沽湖高原明珠、拉市海高原湿地等生态名片持续彰显自然之美;“世界最美观星地”、物与岚等高端野奢酒店开创旅居新模式;丽江古城正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泸沽湖5A级创建全面推进,玉龙雪山观光火车投入运营,43家A级景区串联成珠,形成“生态+旅游”发展典范。
民俗为韵,以多彩风情点燃沉浸体验。纳西族东巴文化、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走婚习俗、傈僳族猎鹰文化等通过节庆、美食、民宿实现从“展示”到“共生”的转变。全年覆盖的三多节、火把节、转山节及首届“和和美美”文化季,推动云南民族特色走向全国;马帮菜、腊排骨、“三叠水”宴席等饮食品牌,珐琅银器、东巴纸等非遗产品成为游客“带得走的丽江”;千余家古城客栈保持明清建筑风貌,成就“民居博物馆”的当代诠释。
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丽江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到“全域体验”的跨越。“旅游+星空”“旅游+体育”“旅游+非遗”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研学、旅居、婚拍等产品不断丰富。未来,丽江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绘就“驻足即风景,处处皆诗画”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新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