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光绪南汇县志》,能看到“蝤蛑袅从五灶港西折处,北流里许,西折斜达六灶港”的记载,这里提到的“蝤蛑”(梭子蟹科)不仅浓缩着浦东新区周浦镇靠水而生的过往,如今更成为姚家店桥、蝤蛑桥、裕后桥、保佑桥古桥焕新的核心意象,把蝤蛑背后的古籍记载、水系故事糅进设计细节中。
在日前举行的“我们一起修古桥”首发项目概念方案交流会上,周浦镇4座古桥及周边区域的总体发展策划首次亮相,这场以“蝤蛑袅迹,澧溪画卷”为主题的乡村焕新计划,准备让这片土地的千年灶港记忆活起来。
从古籍里走来的“蝤蛑袅”
据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曹晟介绍,本次古桥区域发展策划覆盖4座古桥及周边4个行政村,依托浦东整体横波肌理。“横波”是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十二意象”的一种。通俗解释,就是从鸟瞰的视角,一个村庄发达的水系河流看上去就像由西向东的波浪一样。
之所以选择“蝤蛑”作为核心意象,正是因为它串联起周浦的历史根脉与水系灵魂。从《光绪南汇县志》的记载能看出,“蝤蛑袅”是当地古水系的名字,“蝤蛑”暗示着周浦镇曾紧邻滨海滩涂的地理环境,是当地先民“依港而居、靠海谋生”的直接印记;“袅”字精准描绘出这条水系曲折缠绕、蜿蜒流淌的形态,活脱脱是周浦镇水乡肌理的文字画像。这条古水系虽没能完整留存,但它见证了浦东灶港盐田从形成到变迁的全过程,是周浦镇地域文化的“活化石”。项目团队想借“蝤蛑”这一意象,让现代人读懂周浦镇与水的千年情缘。
基于这一核心,项目策划首先将打造一条21公里长的徒步大环线,长度正好抵得上一次半程马拉松,不管是想轻松散步的休闲族,还是爱挑战的轻量、中量徒步爱好者,都能在这条路上找到乐趣。这条环线将被分成若干主题段,每一段都有专属风景,沿途设置贴心配套,走起来既能邂逅花海桃源、森林秘境,还能偶遇稻乡、拐进民宿群歇脚,或是钻进老街寻味。
同步推进的“蝤蛑七道湾”——稻圩湾、泥涂湾、塘桥湾、柳泾湾、藕花湾、芦汀湾、蒲香湾,实景复现滨海港塘形成过程,让“蝤蛑袅”的水乡记忆从古籍里走出来。
“澧溪十二桥景”也在计划中,石桥的古朴、木桥的雅致、竹桥的清新,再加上钢桥、砼桥、舟桥的现代感,新老桥型串联起周浦镇的桥文化,让历史与当下自然衔接。
不光有风景,历史的痕迹也会被细心留存。除了修复古桥外,老宅子会在保护基础上寻找新用途,百年古树周围将建成乡野公园,老街的文化地段会加载更多烟火气,水岸聚落风貌的修复也将成为重头戏。
最终,这些历史资源会串联成浦东乡村传统文化“体验园”,让人们能亲手触摸、亲眼看见这里的过去。同时,借着靠近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区位优势,这里还会打造成“澧溪乐野”,成为环迪士尼的新型乡野度假区,让游客感受“沪派江南”的独特魅力。
古桥迎接“定制化”新生
在这次策划里,上海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以姚家店桥、保佑桥为核心,量身定制保护与利用方案,让两座古桥既留得住历史,又能融入现代生活。
姚家店桥始建于清雍正五年,民国二十年重建,是一座三跨平梁桥,总长21米、宽1.38米、高2.85米,桥侧的楹联刻字和装饰纹路至今清晰可见,2017年被列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古桥周边配套成熟,59家民宿中不乏四星级标杆店,农业方面有红美人柑橘、水蜜桃、莲藕、葡萄等采摘产业。
姚家店桥的修复设计思路从楹联文化切入,据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王勇介绍,楹联凝聚着古人建桥的愿景,古桥东侧的“二月烟花人贳酒,一天风雪客寻诗”、西侧的“画舫徐牵杨柳岸,青帘遥点杏花村”,读来满是诗意。因此,团队计划围绕“二月烟花”“杨柳岸”“杏花村”等关键词,以画舫为休闲空间,营造“借问香醪何处有,桃云深处瓦南村”的和美乡村场景。
保佑桥来头更盛,2010年被列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是浦东南部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清同治年间重建,两侧桥联、桥身装饰完整清晰,桥心石上有独特的螺旋纹样,十分精致。更难得的是,桥边河道植被自然生长,桥头空间格局未被破坏,自带优质水乡基底,桥体还能看出不同代际的痕迹,保存状况极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王红军表示,计划对保佑桥周边环境进行一定范围的风貌整治,比如美化驳岸、增建近水平台、沿河加种景观水生植物等。另外,方案计划拆除桥附近一座废弃仓库,在原址临河建造公共茶室兼社区活动空间,供村民休憩娱乐,同时加建一处近水凉亭,让人们能坐在水边静静欣赏这座古桥的别样风貌。
乡愁有了落脚处
古桥是童年记忆的载体,更是乡愁的锚点。交流会上,特邀出席的村民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分享对方案的感受,言语间满是对古桥新生的期待,也道出藏在桥洞里的岁月故事。
土生土长的周浦人郭南凯,曾任南汇博物馆馆长,10岁前的时光几乎都在保佑桥、姚家店桥边度过。“看到项目团队做了这么多细致调研,感觉乡愁又多了个落脚的地方。”他动情地说。提及古桥现状,他难掩惋惜:“保佑桥以西50米的水系现在不通了,太可惜,希望借着项目契机,让水重新绕着桥流,让桥和水都活起来。”同时,他格外看重古桥的文化符号,“姚家店桥的楹联、花纹都是宝贝,得在周边设计里用足,把古桥的文化内涵挖深,不能浪费这份家底。”
共绘古桥大众文化活动
年过七旬的瓦南村村民吴耀,在保佑桥旁出生、长大。看到方案效果图上古桥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模样,又兼顾安全与实用,她笑着舒展了眉头:“和我小时候记忆中一模一样,看着既亲切又踏实放心。”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练超从文物保护专业视角给出见解。他提到,《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明确文物价值包含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5类核心维度,若单看这些硬标准,周浦古桥多是普通平梁桥、花岗岩桥,论规模、工艺都算不上“惊艳”。“但文物保护不能只盯着‘硬指标’,‘软价值’同样珍贵。”他话锋一转,“这些桥是一代代周浦人生活的见证者,在乡村场景里,它们和村民的日常息息相关,比起名气和工艺,这种能唤醒家乡眷恋的情感联结,才是最该被珍视的价值,值得我们好好保护、细细讲述。”
原标题:《古桥调研挖到宝!一条半马徒步线,串联古桥花海,直达迪士尼“后花园”》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史博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