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鲍聪颖 杜颖)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上,北京市西城区展区以“千年古韵・万象新程”为主题,展现古都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交融。
展区通过“幸福篇”、“创新篇”、“融合篇”、“传承篇”四大核心篇章,集中展示西城区文化强区建设及“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彰显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目前已邀请18家重点文化企业及园区参展,含京外企业1家,共同演绎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
步入展区,醒目的“西城”标识以庄重设计点明主题。顶部艺术纱幔呈现天宁1号、北京坊等14家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图文,吊顶融入曹氏风筝、传统折扇等非遗元素,构建独特地域文化视觉体系。三组吊装高清大屏同步播放区内重点企业宣传片及“文化+”主题视频,通过多屏联动强化视听沉浸感,系统展示西城文化成果与战略成效。
展区主入口正对的“幸福篇”作为总领篇章,以“幸福家园・同绘新画卷”为主题,聚焦西城区民生福祉与家园幸福感。通过LED大屏呈现全区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左侧设置智趣交互终端,现场演示“西城企事通”一体化为企服务平台,凸显区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在“创新篇”展区,观众可体验以“AI创新・科技新动能”为主题的多项智能互动项目。广安渲光科技区提供AR眼镜交互与声控AI绘画体验,通过增强现实和语音识别技术生成个性化数字艺术作品。这些互动不仅以科技手段重构传统文脉表达,也彰显西城区在文化科技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示范价值,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提供“西城方案”。
步入“融合篇”,该区域以“产业融合・消费新场景”为主题,聚焦文商旅体业态创新与消费动能激发。展区首创性复现妙应寺白塔网红打卡点,构建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旅游打卡与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空间,展现西城区产业深度融合实践。迪卡侬骑行体验区通过专业装备与互动设置,诠释“体育+文化”融合新内涵。中轴有礼以非遗中轴线文化为核心,推出食品、书籍及伴手礼等系列主题产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消费载体。椿树街道通过特色展陈实现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有效转化,凸显基层文化创新活力。蓟城山水则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推出“城市符号”冰箱贴、“我要开花”及“绿头鸭”等系列文创,以年轻化设计语言精准触达现代审美与消费需求。
“传承篇”展区以“古都典范・文脉新传承”为主题,聚焦非遗活化与文创转化,通过“展销+体验”构建文化消费闭环。荣宝斋呈现书画艺术,之间味道推出非遗雪糕,曹氏风筝展示技艺精品,天蕙斋开放鼻烟壶内画及扇面绘制互动,并提供非遗老师定制创作。
庆成宫与华远集团分别展陈中式文创及漆雕礼盒等产品,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菜百首饰作为西城区重点商业企业,设立黄金文创展销专区,突显“文化+商业”融合发展模式。西城区邮政携「北京牛街小吃」主题毛绒挂件亮相展会,以萌趣设计融合地域饮食文化,打造具有情感温度的时尚伴手礼。金融街书局聚焦“文化IP转化”,推出以“妙应寺白塔”为核心的冰箱贴、随身袋及茶品系列,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将地标符号转化为实用文创,构建“IP产品+茶文化”多元消费矩阵。
元隆雅图文创展台以西城文化地标为灵感,推出湖南会馆、法源寺等主题冰箱贴及“大闹天宫”IP衍生品,以精巧设计连接情感与文化消费。云光启行带来非遗“丽江瓦猫”系列,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转化。残联展示残疾人手工艺品,彰显人文关怀与创作活力。富华斋饽饽铺以传统宫廷糕点提供味觉文化体验,丰富“文化+”实践内涵。
展台出口处的智能换装相机,以西城文化地标为数字背景,供观众沉浸式体验并生成定制影像,在互动中传递文化记忆,增强参观带入感和传播度。
据悉,展会之外,西城区还同步策划两场特色配套活动,即“西城区文商旅体融合圆桌对话”和“PAC—MAN勇闯大吉巷”,前者聚焦“西城文化IP活化与文商旅体融合创新”的深度探索,后者侧重“传统与潮流”的鲜活表达,二者共同构成西城区文化实践的生动注脚——西城区正持续演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科技的碰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