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沈晏 通讯员 邬珍妮 鲁秉颜
嵊泗县嵊山镇“绿野仙踪”景区。 嵊泗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您的‘绿野仙踪’海岛特调,请慢用。”正值午后营业高峰,嵊泗县嵊山岛“绿野仙踪”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咖啡店主理人吕萍在座位间穿梭不停,将一杯杯饮品递到顾客手中。这位曾经在外打拼的年轻创业者,从没想过会回到家乡发展事业,更没想到,借着“绿野仙踪”景区的流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绿野仙踪”景区曾是被时光遗忘的无人村,10多年前因一名摄影爱好者的照片走红网络。这次意外走红,让靠打渔为生的嵊山岛开始重新审视无人村的生态价值,通过保护性开发,将面朝大海、野植蔓延的奇景包装成为打卡点,连续8年将游客涌入带来的门票等收入分红给当地村民,更吸引年轻人归乡筑梦。
从偶然走红到持续生长,嵊山岛的爆红看似偶然,实则揭示了海岛旅游从“流量收割”到“体验深耕”的转型。从“美丽嵊泗,美好嵊泗”愿景出发,嵊泗早已超越传统观光范畴,不仅“卖风景”,更“卖体验”“卖文化”,实现城镇村景区化全覆盖,荣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获评浙江省大花园“耀眼明珠”,闯出了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多元化共富新路。
跳出渔业,“靠海吃海”的嵊泗一直在寻找共富新解法,但土地面积小曾被看作是产业转型难施拳脚的瓶颈。“错位竞争,‘小而美’‘小而精’恰恰是海岛旅游的优势。”嵊泗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两山”理念深入践行,嵊泗通过深挖小岛独特的山海资源与文化底蕴、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等方式来重塑发展优势,进一步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让海岛旅游成为转型发展的另一条赛道。
照着这个思路走,常住人口不足千人的花鸟岛,从2020年开始先后打造艺术岛和爱情岛,业态不断迭代。从百年灯塔的晨曦微光,到“蓝眼泪”海滩的梦幻夜境,从渔村石屋的文艺工坊,到悬崖边的海誓山盟,被游客冠以“东方的圣托里尼”的花鸟岛,今年“五一”等假期民宿持续满房,吸引“婚礼纪”婚庆综合服务基地等“爱情产业链”项目落地生根,生动演绎“小而美、精而特”的发展魅力。
从一域到全局,近年来,嵊泗巧施“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妙笔,因岛制宜谋划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路径,加速构建功能互补、客流共享的有机生态,实现从“单岛爆款”到“群岛共辉”的跨越,串起海上共富圈:枸杞岛依托“蓝海牧岛”、“一颗贝”产业链、高端民宿开展错位竞争;黄龙岛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招募“乡村共建人”,打造“我们的理想岛”社区中心;洋山岛打造薄刀咀营地,举办港口旅游文化节、湿地露营节等大型文旅活动,塑造港口旅游新城形象。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嵊泗接待游客总量达191.8万人次,同比增长22.9%;其中过夜游人数112.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彰显海岛全域旅游的强劲引力。
将好山好水作为底色和底气,嵊泗县正锚定5A级景区创建目标,持续激活海岛“群星效应”,以“一区二景三地”规划引领全域升级,匠心打造“十景连线”精品旅游产品线,向着更具魅力的未来扬帆远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