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委、省政府同意,9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确,做强“票根经济”联动模式。发布特色演出“打卡清单”和旅游攻略,创新开展凭演出票给予景区门票优惠,以及抵扣酒店、餐饮、购物消费等优享活动,加强演出与文博场馆优质展览联动。推行“交通票据+文旅”优惠措施,凭“齐鲁1号”“半岛1号”火车票、船票,享沿线、沿海城市景区、住宿优惠。适时推出京沪高铁等铁路沿线城市有关景区酒店优惠活动。
《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工作安排,以更大力度挖掘消费潜力,着力培育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提升文旅产业能级,为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着力打造新产品
(一)精心策划文旅促消费活动。组织开展“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推广活动,围绕四季策划特色主题产品。举办全省“四季村歌”展演活动。加大新产品、新业态宣推,2025年下半年邀请重点客源地旅行商及融媒体来鲁踩线采风,针对青年群体开展高校推广活动。开展“跟着微短剧游山东”活动,遴选一批热门短剧取景打卡地,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落地。(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二)开展利企惠民提升行动。发动有关金融机构、能源和文旅企业、在线旅游服务商等,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包。线下通过市场化方式,在符合条件的文旅场景消费,享受相关银行卡支付减免优惠,2025年下半年总优惠减免额度不低于2500万元;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信用卡”“游油齐鲁卡”等惠民产品。线上开设山东专区,推出多业态联动产品和各类打折减免优惠。培育一批特色文旅企业,开发平价、亲民、惠民的新产品。(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
(三)推动项目改造建设提质增效。实施景区焕新工程,丰富体验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综合功能,支持设区的市打造游客人次过千万的核心景区,鼓励县(市、区)打造标志性景区。2025年下半年,新评定4A级旅游景区不少于10家。持续丰富全省重点文旅项目库,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资金,力争2025年下半年,建成运营一批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文旅项目。(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四)丰富一二三产融合新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文旅的资源整合、跨界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开展艺术乡建工作,搭建乡村美育服务平台,丰富乡村农创、美集、研学产品,联动举办不少于500场次“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立足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新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线。支持工业旅游企业丰富产品业态,开发文创产品,开展特色旅游活动。依托步行街、智慧商圈等城市商业设施,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购在中国·山水圣人飨宾朋”等活动,推动购物、餐饮、会展、老字号与文旅深度融合。组织“体育赛事进景区”和“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加强匹克球等新兴运动的推广普及。开发“好客山东·见识齐鲁”经典产品,组织开展“跟着孔子研学旅游季”。组织开展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行动,围绕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文商旅综合体打造等,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
(五)开发交旅融合新产品。围绕公路、铁路、海上、航空、邮政等领域,开发一批交旅融合新产品。持续完善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建设,融入旅游服务功能,科学布局游客打卡点、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低空飞行旅游,拓展空中观光、空中运动等特色业态。加大文旅与邮政资源整合,提升主题邮局在5A、4A级景区和博物馆入驻率。丰富“好客山东·齐鲁1号”产品体系,打造“跟着列车游山东”“跟着列车看国宝”等系列产品线路。持续优化“好客山东·半岛1号”航线,丰富“1+N”海上游产品,打造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青岛市推进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试点工作。(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山东海事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省邮政管理局)
(六)打造精品旅游演艺。鼓励发展“演出经济”,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演艺品牌。重点挖掘礼乐文化、海洋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创排精品演艺项目。鼓励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多元演艺项目。(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七)激发入境旅游新潜力。新开、加密国际航线,开通俄罗斯、泰国的入境旅游包机。持续释放单免、互免、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红利,进一步优化查验手续,提升入境旅客通关效率。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申报口岸进境免税店,推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税务局、青岛税务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打造新场景
(八)繁荣“夜间文旅”场景。合理规划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场景,突出文化赋能,深挖本地非遗、老字号等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场景。支持现有100个省级及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品质提升,打造“小而美”的精品演艺、沉浸式体验等项目。完善夜间照明、交通接驳等基础设施,加强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确保“夜间文旅”场景安全有序繁荣发展。(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九)创新“数字赋能”场景。加快打造一批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字化文旅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元宇宙、数字人、虚拟现实等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沉浸式体验、数字演艺、电竞文旅等新兴业态。运用沉浸式、数字化手段,活化齐鲁文化。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引入沉浸演艺、数字体验等新型业态,丰富多元消费场景。(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大数据局)
(十)做优“寻味烟火”场景。持续办好“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深挖齐鲁特色餐饮文化,鼓励发展文化主题餐厅、特色美食街区、城市烟火市集,构建“主题餐厅+美食街区+烟火市集”的特色餐饮矩阵。推出餐饮配套景区游览、住宿、购物等优惠措施,推动餐饮与各地文化、节庆活动、旅游线路深度融合,提升“舌尖上的山东”品牌吸引力。(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三、着力探索新模式
(十一)做强“票根经济”联动模式。发布特色演出“打卡清单”和旅游攻略,创新开展凭演出票给予景区门票优惠,以及抵扣酒店、餐饮、购物消费等优享活动,加强演出与文博场馆优质展览联动。推行“交通票据+文旅”优惠措施,凭“齐鲁1号”“半岛1号”火车票、船票,享沿线、沿海城市景区、住宿优惠。适时推出京沪高铁等铁路沿线城市有关景区酒店优惠活动。(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
(十二)创新“遗产活化”体验模式。持续打造“文物主题游径”。深化“非遗+旅游”融合,打造60个具有非遗特色的旅游景区、街区、酒店和民宿。举办“老字号生活集市”“跟着老字号游古城”等活动,支持老字号融合非遗创新打造文创产品。2025年下半年,组织全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非遗IP应用案例征集推广活动,遴选百件优秀设计作品、孵化30个成功应用案例。持续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培育乡村文化新项目,做强乡村文化产业品牌。(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十三)拓展“场馆+”复合模式。探索建立免费开放与市场运营、公益服务与刺激消费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稳妥推进博物馆等事业单位文创产品收益分配试点工作,文创产品销售净收益的70%及以上用于事业发展,净收益的30%及以下可用于相关人员激励。持续办好全省博物馆文创大赛。引入沉浸式展览、艺术市集、小型演艺等多元业态,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社交、创意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引导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利用延时时间开设新的服务项目。(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四、着力提升新能级
(十四)支持省内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实施“文旅企业扬帆计划”,支持各级文旅集团做大做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培强16个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百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开展服务民营文旅企业专项行动,聚力解决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发挥“金融+文旅”双向赋能工作机制作用,强化民企金融直连服务,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支持民营文旅企业发展。组织“文旅企业大走访”“文旅企业家会客厅”“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等活动,精准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加大支持民营文旅企业的招商引资与推介力度。(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
(十五)优化旅游住宿和旅行社供给。指导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规范开展评定与复核工作,扩大优质住宿供给规模。修订完善《山东省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工作流程》,提升评定复核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住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释放住宿业消费潜力。组织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引导旅行社开发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印发实施《山东省A级旅行社评定标准》,重启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引导旅行社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式旅行社。(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六)加大资金激励力度。统筹旅游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举办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发布文旅消费系列主题产品,展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成果。2025年下半年,落实《山东省“引客入鲁”奖补办法(试行)》,省级层面统筹相关资金,对组织招徕入境游客、组织入境包机、开展境外营销、组织省外游客乘坐旅游列车的旅行社予以奖补。(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七)强化金融赋能作用。落实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建立文旅产业融资需求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优化提升“文旅工赢贷”“鲁担文旅贷”等金融服务水平。用足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险资入鲁等政策措施。优选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支持优质文旅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牵头单位: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八)扩大文旅区域协作和对外贸易。加强区域联动协作,赴河南、辽宁等重点客源地举办推广活动。加强与新疆、西藏、青海、重庆等支援协作地交流,推动游客互送。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济南),组织企业参与“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办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交流活动(欧洲线)。(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九)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放心消费景区,引导经营主体围绕“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开展承诺、亮诺、践诺,推动实行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制度。大力推广“好客服务”标准,引导全行业、全要素提升服务质量。在全省4A级以上景区、高星级饭店、民宿等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等制度。督促旅行社严格落实“一团一报”制度,遵守入出境团队旅游管理政策,使用合格供应商。加强《导游服务规范》宣贯培训,提升导游服务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剧本娱乐、旅游住宿业、演出新空间和虚拟主播、虚拟演唱会等新业态跨部门综合监管。(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强化组织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每年推出一批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新消费的文旅领域典型案例。健全扩大文旅消费政策支撑体系,统筹各级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加强对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加强政策宣传推广,广泛宣传促消费政策、活动成效和典型经验。(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