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将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展会之一,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近2000家企业线下亮相,彰显联通内外的平台功能。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首钢园探馆,为您带来本届服贸会的一些亮点。
6大活动凸显联通内外服务平台
据了解,本届服贸会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洽谈推介、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6类活动,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服贸会,“数智”元素将闪耀全场,百余家企业将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
今年服贸会将有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将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团。全国31个省区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齐聚服贸会,安徽省担任主宾省,将举办特色展示和主题活动。目前已有近2000家企业拟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凸显服贸会联通内外的功能。
五级导视系统提供便利指导服务
走进首钢园区,服贸会的氛围已十分浓厚,园区色彩以橙色与蓝色为主,四高炉、焦炉等颇具工业风的建筑周围都戴上了服贸会同款“新头饰”Logo,以新妆新貌迎接服贸会。各个场馆内,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最后的布展工作。还有不到24小时,这里将迎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盛大开幕。
作为服贸会主要承办单位,北辰集团旗下首都会展集团结合“会展小镇”范围,打造由主要道路到场馆内部的五级导视系统,为参会参展嘉宾提供便利的指引服务。首钢园区内,各个入口处、各会场和展馆的平面和立体标识醒目,直播间、文创售卖、接驳车站、志愿者服务站……各个功能区域规划清晰,服贸会橙蓝相间的色彩为工业园区增添了现代活力。
穿梭在园区草坪、场馆之间,静音仓、直播间、洽谈区等功能区合理分布,增添嘉宾体验感。主办方还通过静音仓与直播间实现线上预约功能、增设实时车辆信息屏等手段践行“科技办会”的理念。此外,服贸会夜间景观照明进一步升级,通过营造可感知、可互动的沉浸式光环境,营造别具一格的服贸会夜间观展氛围。
精彩活动展示北京城市文化魅力
除文旅推介大会外,今年服贸会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相关配套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来自京西的独特魅力。
在首钢园功碑阁,观众可走进“金阙流光”景泰蓝精品艺术展,近距离欣赏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在首钢北区永定河畔,“永定河集——开集生活节”将打造集市体验,呈现北京文化特色;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内的“京彩彩灯游园会”、世界花卉大观园中的“世界花卉大观园——蘑幻夜花园”、北京园博园举行的“仲夏之夜”等夜游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沉浸式观光体验;“遇见马连道:中国茶和天下”等活动则通过茶文化推广,展现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此外,音乐会、时装快闪秀、露营与艺术生活荟等新场景,也将让观众在体验服务贸易的同时,感受北京的城市文化魅力。
·亮点·
“北京礼物”亮相京味街区
走进展区,“京味元素”随处可见。本届服贸会,北京市文旅局在首钢园11号馆推出以“北京礼物”里的京味“拾”趣为主题的专题展区和系列活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礼物”展区首次以200平方米的超大面积集中展示品牌发展面貌,场景化展示模式既展产品又显京味风情。展区不仅还原了胡同下象棋、老公交站牌等老北京场景标识,还引入了胡同四合院大门元素,凸显醇正的京味文化气象。
展区内的商业街区场景布置,也再现了北京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特色店面门头样式,鳞次栉比的文创品牌门头,让人仿佛置身北京的特色街区。这里汇聚了“北京礼物”中文创、美妆等多个领域的品牌和企业。例如“京味时代”带来了搪瓷缸产品、北京风情小品画、城市出行记忆冰箱贴,还有最新的北京胡同故事系列盖章本等。
此外,“吉兔坊”的兔儿爷、“唐人坊”的各类绢人娃娃也闪亮全场。文创潮玩品牌“量子之歌”带来系列盲盒产品,“吉祥大戏院”有京剧主题系列文创产品,颇具知名度的“蛇墩墩”产品和北京邮政也会精彩登场。
配送机器人“小黄蜂”现身
本届服贸会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
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厅,北极熊、西红柿造型的“凉宝宝”吸引了不少探馆记者的注意。这一新型凝胶冰雪被称为“永不融化的冰雪”。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外联部副总傅海龙介绍,凝胶冰雪小文创握在手中能持续保持2小时冰凉感,不仅能体验冰雪材料的乐趣,还具备触摸不融化、科技感强、方便携带、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这款新型材料在绿色建筑、文化体育、冰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在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区,第6次参展的美团带来了“小黄蜂”等一批最新研发的科技产品及服务。美团公共事务总经理徐辉介绍,美团“小黄蜂”是室内外一体化具身智能配送机器人,面向封闭、半封闭场景的末端即时配送场景而设计,“通过完整成熟的多模态感知、场景理解及定位导航能力,它可在综合商超、公寓、机场、小区、公园等场景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无人配送服务。”
本版文/本报记者李佳
摄影/本报记者付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