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派特色、时尚文化的崭新名片,也是联动商业、旅游、文化、艺术、会展等产业的重要纽带,今年的上海国际光影节如约而至。记者从9月9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将于9月19日至10月18日举行,主题是“点亮上海”(Light Up Shanghai),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展示城市活力、激发商业繁荣、弘扬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精神。
本届光影节设1个主会场和16个分会场,共将举办177场主题活动,为国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呈现光影盛宴。主会场计划于9月21日至28日开放公众场次,沉浸式投影秀和光影互动体验区沿用网络预约方式入场,“免费不免票”,全程可预约名额约9.2万,每天各展演10场。
一系列特色活动提升光影体验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本届光影节有3个突出特点:
一是主会场活动亮点纷呈,9月19日至28日,徐汇西岸主会场和分会场将举办开幕式,推出投影秀、作品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届时,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将首次呈现3000平方米的超大尺寸裸眼3D穹顶投影秀。
二是分会场活动各具特色,16个分会场将因地制宜、以光为笔,勾勒城市文化脉络,书写城市发展奇迹。例如:浦东新区将打造科学之门“双塔激光天幕秀”、陆家嘴“天际线光谱交响秀”;青浦区将以“五色萤火虫”为指引,呈现穿越6000年的崧泽文化“光影华章”。
三是传承与创新双轮驱动,提升光影体验。光影装置方面,首届光影节中的“光影呼吸灯泡”艺术装置此次将升级为高达8米的半透LED屏巨型装置;火爆出圈的“丁达尔光效”艺术装置将升级为更具科技能量、情绪共鸣的“幻光奇境”。光影演绎方面,主会场西岸穹顶投影秀将扩展升级为360°全面积全沉浸式投影;西岸大剧院外立面投影秀将突破去年上海展览中心投影秀的视觉效果,利用建筑夹角结构打造裸眼3D沉浸式光影秀。互动体验方面,光影节从全球20余组作品中遴选出9组互动光影艺术装置,叠加先进的传感、算法与投影技术,实现高度灵敏且富有创意的实时交互体验,让每位观众都拥有更加震撼难忘的光影之旅。
跨界共生,创新消费新体验
景观灯光是上海这座“不夜城”的显著标志之一,本届光影节将增强产业联动,进一步加强光影节与夜间经济、首发经济、票根经济、外摆经济互促互进,推动光影节与体育、文化、艺术跨界共生,创新消费新体验、点亮消费新场景。
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张立新介绍,今年光影节联动全市50余个热门景点举办光影艺术活动,扩大光影节辐射范围,同步开发“光影+文旅”新产品、“光影节+旅游节”联名文创产品,让广大市民游客享受更多光影旅游福利。
本届光影节IP覆盖全市20余个市级商圈和10余个区级商圈,带给市民游客更好的消费体验。如浦东分会场在前滩商圈结合咖啡甜品节、爵士音乐节等活动展映建筑投影秀和艺术装置,打造集夜游、夜购、夜娱于一体的夜间消费环境;徐汇区将在徐家汇商圈发放消费折扣券,为广大“夜猫子”提供更多夜间消费福利。
同时,光影节还将加强与“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深度联动,拓展“光影+节展”新业态。如杨浦分会场联动大学生旅游节和二次元IP打造主题光影互动空间;临港新片区分会场在国庆和中秋两个特别节点设置楼宇光影秀,为市民游客串联起“全时-全域-全业态”体验链。
用“硬核内涵”创造光影奇观
在总结去年首届光影节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上海从创意、活动、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将上海国际光影节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影文化IP。在办节规模扩大的同时,本届光影节提升科技含量,推动高精度传感、自发光成像等一批前沿科技与光影艺术深度融合。
王为人介绍,创意方面,本届光影节集结一流艺术团队与科技团队,深度挖掘海派基因,用“硬核内涵”创造光影奇观。比如在主会场西岸大剧院投影秀中将登场的“小灵光”,是上海主创团队以1882年黄浦江畔点亮的亚洲第一盏路灯为灵感来源原创的人工智能IP形象,外观设计采用上海市花白玉兰意象,搭载AI大模型技术,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小灵光”将作为主线导游,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一场光影与人工智能对话的未来之旅。
上海文广集团副总裁王健儿透露,今年将联合敦煌研究院推出“洞见220·敦煌奇境嘉年华”活动,包括墙面光影秀、XR互动“敦煌奇旅”体验以及主题快闪店、长安市集等,用科技赋能文化,用文化点亮城市。
原标题:《177场活动将“点亮上海”,包含3000平米裸眼3D穹顶投影秀、敦煌奇旅》
栏目主编:唐玮婕
来源:作者:文汇报 周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