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游客品尝橄榄油。人民网记者 邵兰摄
“我们的橄榄油可以直接喝,请大家试一试。初入口时,是天然的草木、苹果香气。吞咽后,吸气会感到涩和辛辣,又伴着些微回甘。口感温润还不黏腻,是不是?”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伍信热情地将小杯橄榄油分发给旅游团的游客们,“一定要尝尝我们陇南的橄榄油,品质是真的好!”
油橄榄果。陇南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境内江河众多,是甘肃唯一全域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
橄榄油的主要产区在地中海沿岸国家。1964年,油橄榄被正式引入中国,在长江流域8个省区12个引种点试种。凭借年均600毫米降雨量、充足光照及弱碱性土壤的优越条件,陇南市武都区被中外专家认证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自此,这些跨越重洋的“橄榄树”,在陇之南深深扎根,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也从白龙江畔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各地食客的餐桌。
橄榄油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邵兰摄
好油需好果,好果离不开好苗。近年来,武都区共引进油橄榄品种108份,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流域15个乡镇(街道)。油橄榄产业惠及全区28个乡镇320个行政村20多万人,油橄榄主产区群众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小小的橄榄果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明星果”“致富果”。
“只要管理能跟上,油橄榄产量稳得住,咱们的收入自然差不了。”从最开始的“啥苗都育”,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育优质苗”,再到推进“高接换优”盘活老果树资源,常年跟油橄榄打交道的陇南市一榄一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召林觉得,这一路走来,企业前进的脚步其实一直与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同频。
截至2024年底,武都区油橄榄产业成绩斐然: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64.13万亩,油橄榄鲜果产量5.69万吨,初榨橄榄油8200吨,实现综合产值40亿元,种植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橄榄油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首位。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卖到了湖北、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市场反馈挺好。未来,我们将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切实推动延链补链强链,让咱们陇南的油橄榄产业能发展得更稳、走得更远。”谈召林说。
橄榄油辣椒酱等系列产品。人民网记者 邵兰摄
油橄榄浑身都是宝,如何将每一颗油橄榄果“吃干榨尽”?
“武都区积极鼓励油橄榄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已配套建成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16家,研发出食用橄榄油、橄榄保健品、橄榄油辣椒酱、橄榄果罐头、油橄榄系列化妆品、橄榄叶有效成分提取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张涛介绍,如今,武都橄榄油系列产品不仅已进入国内一线城市大型商超和各大销售平台,还走出了国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截至目前,武都油橄榄系列产品已荣获国际奖项102个,国内奖项89个。
橄榄油电商直播中心。人民网记者 邵兰摄
每年9至11月是油橄榄收获的季节,未来几个月,无数颗生长在陇之南的橄榄鲜果经过冷榨工艺淬炼后,将化为一滴滴特级初榨橄榄油,淡淡的青果香也将继续伴着白龙江的浪涛声,一路向前。(王彤、邵兰)
人民网“行进中国”甘肃调研采访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