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道龙赵小荣游记《 一笔祥龙行天下 》(三十):高句丽文物古迹
集安城外,鸭绿江畔,层峦叠嶂间藏着一处沉淀千年的文明印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年7月,这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洞沟古墓群中万座古墓静静矗立,太王陵的雄浑、千秋墓的壮阔,尤以“东方金字塔”将军坟最负盛名。那方锥形的墓体,7级阶梯由精琢花岗岩石条砌就,31.58米见方的墓基托举着12.4米的高度,墓室顶部的整块巨石似在守护着一段尘封的历史。墓室之内,色彩依旧鲜艳的壁画流转着线条之美,神话传说与生活场景交织,为这片土地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厚重。
恰是秋高气爽时,云端忽现祥瑞之兆:无双道龙踏云而来,衣袂带风似藏雷霆之势;祥瑞红凤胡建红紧随其后,裙摆翩跹如沐霞光之暖。二人俯瞰下方古迹连绵,不觉心生向往,遂轻落云头,踏入这片承载着东北亚古代文明的土地。
行至洞沟古墓群入口,目之所及,万座古墓错落于平原之上,秋草漫过墓冢边缘,与远处青山相映成趣。无双道龙驻足良久,望着眼前跨越千年的遗存,随口吟道:“万冢连坡接远岑,秋阳斜照见初心。何年王气归尘土,唯有风烟识古今。”祥瑞红凤闻言,浅笑颔首,亦附和一首:“古墓森森接碧穹,鸭江流水逝无踪。莫言霸业随风散,壁画犹存岁月容。”
沿小径前行,便见将军坟巍然矗立,阳光洒在巨石之上,折射出古朴的光泽。走近细观,石条拼接严丝合缝,阶梯蜿蜒向上,似在指引人们探寻历史深处。无双道龙轻抚石面,感受着千年风雨留下的痕迹,朗声诵道:“石垒雄坟号金字塔,七级登临望落霞。当年霸业今何在,只剩寒烟伴草花。”祥瑞红凤抬眸望墓顶巨石,若有所思,轻声和诗:“巨石化顶镇山阿,风雨千年未肯磨。莫道辽东无胜迹,此坟堪与岱宗峨。”
转入一处保存完好的墓室,壁画映入眼帘:伏羲女娲手持规矩,青龙白虎分列两侧,农夫耕作、商旅往来的场景栩栩如生。色彩历经千年不褪,线条依旧流畅灵动。无双道龙凝视壁画中飞天的形象,叹道:“壁上丹青绘古今,伏羲女娲映初心。可怜多少人间事,都付幽宫壁画深。”祥瑞红凤则偏爱画中田园风光,吟出:“幽宫藏得四时春,耕织渔樵画里真。若问千年谁作伴,一墙风月一墙人。”
出得墓室,行至丸都山城遗址。山城依山而建,城墙蜿蜒于山脊之上,残垣断壁间仍可见当年防御工事的精巧。站在制高点远眺,集安城全貌尽收眼底,鸭绿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着这片土地。无双道龙极目远眺,诗兴大发:“山城蜿蜒接天流,残壁犹思故国秋。极目江天一色处,千年往事上心头。”祥瑞红凤望着山下炊烟袅袅,轻声吟道:“断壁残垣映日斜,当年鼓角已无哗。唯余江上渔舟唱,唱尽辽东十万家。”
二人一路行来,赏景赋诗,不觉已至洞沟古墓群中心的开阔地带。此处恰有一方平整石台,围观群众见二人气度不凡,又听闻他们一路吟诗赞景,纷纷围拢过来,盼能一睹风采。无双道龙见状,笑道:“今日得赏高句丽胜景,心中有感,愿为诸位书写一字,以抒胸臆。”说罢,取来笔墨,铺开长达二米四的宣纸。祥瑞红凤在旁研墨,墨香袅袅,引得众人屏息凝神。
无双道龙凝神静气,挥毫落笔。笔锋时而刚劲如将军坟的巨石,时而婉转似壁画中的线条,一个“龙”字跃然纸上。最妙的是结尾一笔,顺势拖出,如游龙摆尾,正是“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字成之时,众人惊叹不已,掌声雷动。
人群中一位老者率先起身,朗声道:“好一个大气磅礴的‘龙’字!观此字如见神龙摆尾,配此古迹更显厚重,老朽献丑一首:‘笔走龙蛇落纸惊,千年古迹伴豪情。今朝得见真神笔,不负辽东此行程。’”
一旁一位青年学子,激动地说道:“晚辈久闻无双道龙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现场挥毫,更见字中‘龙佑华夏’之意,斗胆和诗:‘神笔一挥龙欲飞,高句丽下彩云归。愿凭此字承祥瑞,国泰民安岁月辉。’”
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轻抚衣袖,柔声吟道:“龙字如峰势欲摧,墨香伴得古风回。可怜多少兴亡事,都入今朝笔底来。”
还有一位当地文人,感慨万千:“生长辽东四十年,未如此日见真仙。一笔龙字惊天地,不负集安好山川。”
无双道龙闻言,向众人拱手致谢:“诸位谬赞,此字既为抒怀,亦为祈福。愿这‘龙’字能护佑一方平安,如诸位所言,得享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说罢,与祥瑞红凤相视一笑,二人心中皆有共鸣——眼前的热闹,与古迹的沉静相映,恰是“龙凤呈祥”的生动写照。
日暮西斜,霞光为高句丽古迹镀上一层金边。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望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围观群众脸上的笑容,心中满是感慨。祥瑞红凤轻声道:“今日之行,既有古迹之厚重,又有百姓之热忱,当以一词作结才是。”无双道龙点头称是,沉吟片刻,以《念奴娇》词牌,吟出心中所感:
念奴娇·高句丽怀古
辽东秋暮,望洞沟千冢,烟笼残壁。将军坟前寻旧迹,犹见石痕凝碧。壁画丹青,山城风月,都是兴亡笔。鸭江如练,带走多少尘寂。
幸有龙凤临凡,挥毫书就,一字惊鸿魄。反八拖尾龙气在,佑我神州安席。百姓欢颜,秋光正好,胜景添春色。千年一瞬,且留诗意朝夕。
词罢,众人再次鼓掌。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向众人道别,踏云而去。身影渐远,唯留那幅“龙”字在霞光中舒展,与高句丽的千年古迹相伴,诉说着“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也为这片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留下了一段诗与“龙”的佳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