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9月8日,晨光微露,鸟鸣渐起,森林公园里,已有不少市民迎着清风舒展拳脚;午后,宝湖湿地公园的水面上野鸭嬉戏,孩子们趴在栈道边目不转睛;日暮时分,毓秀公园足球场上奔跑的身影、街角小微公园里传来的阵阵笑语……如今在银川市金凤区,绿色,已成为最动人的底色。
宝湖公园风景秀丽。(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截至目前,金凤区已建成各类公园73处,总面积1741公顷,初步形成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小微公园三级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金凤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冯东明向记者介绍,这些公园不再是简单的绿地,而是承载生态修复、休闲游憩、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城市“会客厅”。
初秋的宝湖公园绿意犹在。
金凤区的公园版图中,5处湿地公园是生态保护的“排头兵”,宝湖公园的湿地景观、阅海公园的芦苇荡,不仅守护着区域生物多样性,更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活课堂”。
8处综合性公园是市民休闲的“主阵地”,森林公园以繁茂植被打造城市绿肺,览山公园凭借开阔视野成为观景打卡地,它们集休闲、文化、游览功能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了舒展身心的大空间;1处大型运动公园毓秀公园则聚焦全民健身,专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让这里成为运动爱好者的乐园,日均接待健身市民上千人次。
阅海公园成为市民健身和水上项目的理想去处。
分布最广的是59处社区小微公园,其中临阅家园、高桥家园等40余处700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小微公园,更以“绣花”功夫织补在楼宇间,让居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我们每年根据人口分布、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精准选址新建2至3处口袋公园,尤其注重优先填补建成区绿化薄弱区域,比如高桥家园、临阅家园等小区周边,近几年新增了十余处‘口袋绿地’。”冯东明介绍,从大规模植绿到精细化管绿,得益于“科学规划+民生导向”的长效机制,金凤区既注重大型公园的辐射力,也突出了小微公园的便捷性。下一步,金凤区还将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老旧公园提升,进一步打通绿道断点,串联公园节点,让绿色的故事,继续书写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间。(宁夏日报记者 马雨馨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