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小镇,有一处让游客驻足难忘的抗战主题景点——“六匹马槽的故事”。这里没有繁复的实景演绎,却以一个固定宣传版面为叙事载体,搭配着那方留有六个拴马孔的古朴马槽,静静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抗战岁月里,当地军民同心同德、浴血御敌的壮烈往事,将那段烽火记忆深深烙印在游人心中。
1938年6月,日寇倾全国之兵近三十万人,兵分三路向武汉进犯,震惊中外的武汉会战爆发。9月,日军第二军沿大别山北麓西进,侵入信阳境内,狂轰乱炸,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光山大地笼罩在战火与恐惧之中。
据《光山革命史》记载: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挺进光山,不久,当地组建起一支60余人的光山县、麻城县、经扶县抗日独立游击大队(后划归新四军第五师),光山人徐继荣任大队长。这支队伍深入敌后,依靠群众,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成为当地抗击日寇的中流砥柱。
槐店乡司马光小镇现年81岁的黄增炎老人回忆,其母亲曾深情讲述这样一段往事一一1939年9月26日傍晚,徐继荣率独立大队游击队30余名游击队员宿营小镇,驻扎在村民黄炳承家中,战士们所骑的六匹战马,就拴在黄炳承家大门口的六匹马槽上吃草料。
上图(中)黄增炎老人向笔者介绍六匹马槽的抗战故事
此时,粮食极度短缺,战士们和村民只能靠米汤和野菜充饥。不料,日军骑兵20余人,突然窜入小镇中,肆意杀人放火。当日寇看见大门口马槽上拴着的六匹战马时,兴奋得叽里哇啦乱叫,立刻扑过去抢夺。
面对强敌,游击队迅速应战,危急时刻,小镇中百姓纷纷拿起枞担、扬叉、扁担等农具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他们利用小镇得天独厚水围孜和坚固寨墙巧妙掩护游击队袭击日军,经过激烈战斗,在马槽旁共打死日本鬼子11人,其余敌人仓皇逃窜,我方也有5名勇士壮烈牺牲。
80多年来,小镇居民视它为珍宝,精心保护至今。2018年司马光小镇将其作为景区的一个景点,开始向游人展示。它不仅是小镇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历史丰碑。
当我们抚摸这尊六匹马槽时,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和战士们的呐喊。它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来源:光山微视 文/图:黄镜升、王加成、梅曙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