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底色,一半是古建的沧桑,一半是流水的鲜活——而难老泉,正是这份鲜活的“密码”。它打破了“流水不腐”却“易逝”的定律,千年奔涌不息,连名字都透着倔强的生命力。这汪泉,为何能“难老”?
千年不竭的奇迹
01
难老泉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它藏在圣母殿南边,打北魏《水经注》里就有记载,堪称“泉水界的老网红”。这可不是普通泉水,系晋水主要源头,俗称南海眼,被称为“三晋第一泉”!
图源:中国晋祠
它最牛的本事,是“千年不打烊”。不管天旱天涝,泉水总保持着稳定流量,最大时每秒能涌1.8立方米,最小也从不下线。这全靠悬瓮山的石灰岩“神助攻”,雨水渗进岩层过滤后,顺着断层裂隙流出,成了永不干涸的天然水源。
图源:山西晚报
泉水不仅“耐造”,还超“优质”。检测发现水里满是有益矿物质,喝起来清冽甘甜。过去村民用它浇田、做饭,甚至把它当“健康小卫士”。遇上旱年,大家还会来泉边办祈水仪式,敲锣打鼓的,满是对这汪清泉的稀罕劲儿。
图源:太原文旅
泉边的景致更是“顶配”。泉水汇成鱼沼,上面架着十字形的鱼沼飞梁,34根石柱顶着桥面,柱上的水兽雕刻超灵动。春天柳丝拂水、夏天荷花映日、秋天落叶飘泉、冬天雾气氤氲,四季都像在画里,随手拍都是壁纸级美景。
图源:太原文旅
刻满故事的“时光留言板”
02
要是说自然奇观是难老泉的“颜值”,那文化底蕴就是它的“灵魂”,一肚子故事等着讲给你听。
图源:太原文旅
“难老”二字可不是随便取的,出自《诗经》,藏着“永远年轻”的美好心愿。现在挂的牌匾是明代书法家傅山写的,字体又刚又柔,一笔一划都透着劲儿,被称为“神笔题泉”,不少书法爱好者专门来打卡拍照。
图源:中国晋祠
泉边的水母楼,藏着老百姓的“治水童话”。楼里供奉的水母娘娘,传说本是善良村姑,受仙人指点用柳罐引水救了村民,后来成了守护泉水的“女神”。楼里的塑像超精致,侍女姿态各不同,衣纹像真的会动一样,是明代雕塑的“天花板”。
图源:中国晋祠
历代文人也对它“爱得深沉”。李白写它“晋祠流水如碧玉”,把泉水比作翡翠;范仲淹夸它“一源其澄静”,赞叹水质清澈;朱彝尊描绘它“石罅喷飞玉”,像玉石在飞溅。这些诗句,成了难老泉最好的“宣传语”,让它的美名传了一代又一代。
图源:山西新闻联播
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晋祠还会办水母娘娘诞辰庙会,舞龙舞狮、摆上供品,村民和游客挤得热热闹闹。这习俗延续了几百年,成了难老泉与现代人“约会”的固定节目。
图源:中国晋祠
汲藏一泉流动的岁月
03
千百年来,无数人专程前来,只为看一看这汪浸润了一方水土的活泉,感受那份穿越时光的灵动与温润。如今,这份属于难老泉的独特记忆,有了更贴近生活的模样——难老泉龙头立体冰箱贴将这份美好定格。
这款冰箱贴把难老泉畔那标志性的龙头造型复刻得惟妙惟肖,尽显威严与灵动。粗糙的“石墙”,纹理清晰,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
还有从龙头口中流出的“泉水”,采用了通透的蓝色材质,像蓝玉般剔透,那流动的形态,仿佛下一秒真的会有清泉潺潺涌出。
图源:西堂
这款冰箱贴,就像一个小小的时光宝盒,将难老泉千年不歇的泉涌、晋祠的古建韵味,还有那深厚的文化底蕴,都瞬间定格在了掌心之间,让遥远的晋祠之美,能时时伴在身边。
图源:西堂
难老泉用三千年流淌告诉我们,美好会一直延续。而这款冰箱贴,就是把这份延续装进生活的小魔法,让晋祠的韵味,天天都能伴在你身边~
- 来源丨太原文旅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