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市文广旅游局_县市区动态】
千百年来,人们夜访灵峰,只是一弯明月、数点星光、几处剪影的静默相伴。而如今,这一切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深婺女明如镜,雁荡山前雁尽回。”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曾在雁荡夜游时写到。千百年来,人们夜访灵峰,只是一弯明月、数点星光、几处剪影的静默相伴。而如今,这一切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雁荡山灵峰夜游项目已全面升级。通过融合高科技光影、沉浸式互动与深厚人文底蕴,以谢灵运、李白、徐霞客三位历史人物为线索,灵峰夜游通过八个篇章的串联,构建出一条“入山-游山-别山”的完整叙事线。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为“画中人”,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山水人文盛宴。
从踏入景区开始,游客就进入了一条可互动的光影廊道。《谢灵运迎宾》篇章中,“谢灵运”于谢公岭悄然现身,以《山居赋》的诗句向游客发出邀请,仿佛真正穿越千年而来。《诗仙寻踪》环节,“李白”在果盒亭舞剑书写,墨迹随投影流转,与云涛月影共舞,虚实交织,诗意盎然。而在《霞客问樵》中,“徐霞客”执灯夜探,与樵夫对答地理奇观,引出夫妻峰的传说。最具互动性的莫过于《谢公送客》:游客在检票口与“谢灵运”现场合影,照片经实时处理,投影成动态山水长卷,成为每个人独有的“灵峰记忆”。
行进途中,游客还能一览果盒桥上石斛仙子的曼妙舞姿,夫妻峰下双人舞演绎的亘古爱恋,从临碧亭中剪影艺术与山水倒影构成的空灵幻境再到丝路文化与海上名山的艺术对话……整场演出深度融合雁荡山特有的地质景观、历史传说与文化符号,让灵峰夜游彻底摆脱以往“看石头、爬山头”、靠导游词脑补的单一游览模式。
“我们将光影装置、表演舞台巧妙融入灵峰环境之中,不影响自然地形与现有景观。”据雁荡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新升级的灵峰夜游,以“山水活化人文,人文注解山水”为设计理念,借由新技术将诗词文化与历史场景在光影中交错流转,再通过戏剧、舞蹈等实景演艺,让谢灵运、李白、徐霞客……这些名字不再只是书本中的符号,而在灵峰的夜色中重新苏醒,与当代人对话,互动感拉满。
灵峰夜游的全面升级,亦是雁荡山加快“游线重构、业态重整、IP重塑”的新尝试。今年以来,雁荡山以重振雄风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老景区焕新——灵岩景区引入NPC情境演艺,方洞景区机器人、机器狗等科技新业态陆续试点,雁荡山低空游览基地也于今年七月揭牌投用,为传统山岳型景区注入未来感。
后续,雁荡山将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加持、业态融合,打破人们对老景区的刻板印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融合超级IP、中国最具体验感观赏性的地质公园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