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光就像根烧红的细针,扎进满是雨水的黑夜里连个响儿都没有!”22 岁的李同学攥着早被泡软的登山杖,听着耳边越来越近的水流声,后背的冷汗混着雨水往下淌 —— 就在半小时前,他还能看见前面三名队友的背影,可就因为踩滑跌进溪水里,再抬头时,整个山谷里就只剩他一个人了。谁能想到,这场他期待了半个月的南太行重装徒步,会变成一场差点把命丢在山里的 “噩梦”?更让人费解的是,素不相识的队友为何会在暴雨夜把他独自留在深山?毫无长途徒步经验的他,又是怎么在手机关机、路况全毁的情况下走出来的?
事情还得从 8 月底的一条社交平台私信说起。家住四川、在天津读大三的李同学,打小就喜欢往山里跑,平时周末爬爬城市周边的小山不过瘾,总想着挑战一次真正的 “野外徒步”。今年 8 月底,他在一个徒步爱好者群里刷到有人约伴走南太行反穿路线,3 天 2 夜 50 公里的路程,正好能凑上国庆前的小长假,没多想就私信报了名。
“当时就觉得对方说话挺实在,说都是年轻人好搭伴,谁知道见面才发现,除了组织者,另外两个队友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李同学事后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9 月 4 日上午 10 点,他背着塞了睡袋、锅碗瓢盆的 35 斤重装包,在河南新乡黄水乡韩口村的太行风情苑跟另外三人汇合,四个人连顿正经饭都没一起吃,就跟着领队(后来才知道只是组织者,根本没带队经验)往山里钻。
刚开始的路还算好走,虽然天阴沉沉的总像要下雨,但四个人说说笑笑,落后也能保持视线范围内的距离。可从下午 3 点开始,雨点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砸,山路瞬间变得又滑又黏,李同学的登山鞋好几次陷进泥里拔都拔不出来。“我当时就有点慌,跟他们说要不找个地方避避雨,可那三个人说‘赶在天黑前到张沟村才能住民宿’,头也不回地就往前冲。”
李同学说,他的体力本来就不如另外三个人,加上背包压得肩膀生疼,到傍晚 6 点多的时候,已经明显跟不上队伍了。偏偏就在这时,他们走到了一处下坡山谷,一条小溪横在路中间,水流比白天涨了至少一倍。“前面三个人踩着石头就过去了,我怕滑倒,就想等水稳一点再走,结果刚踩进水里,脚下一滑整个人都栽了进去,等我爬起来的时候,抬头一看 —— 人没了!”
那一刻,李同学的脑子一片空白。山里的天黑得特别快,加上暴雨浇得睁不开眼,周围除了 “哗哗” 的水流声和风声,连个虫鸣都没有。他掏出手机想打电话,才发现信号早就没了,电量也只剩 10%。“我当时就坐在石头上喊,喊了至少十几声,嗓子都喊哑了,连个回音都没有。”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队友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几个字:“顺着水流往下走”。可这条消息发完,手机就彻底关机了。
“我后来才想明白,他们可能早就知道我跟不上了,也没想着等我,就随便发了条消息应付一下。” 李同学咬着牙站起来,凭着仅存的记忆,打开手电照着水流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山下挪。手电的光在暴雨里根本不管用,他好几次差点摔进更深的水潭里,裤腿全湿透了,冷得直打哆嗦,背包里的食物和水也早就被水泡得没法吃。
就这么摸黑走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晚上 8 点半左右,李同学突然听到前面有狗叫声 —— 是张沟村!“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连滚带爬地跑到村里,看到民宿的灯亮着,感觉跟看到救星似的。” 他敲开民宿老板的门,老板一看他这副模样,赶紧让他进屋烤火,还煮了碗姜汤给他喝。“老板说,那天晚上他们村来了好几拨徒步的人,就我一个是单独来的,还浑身是泥,吓了他们一跳。”
第二天早上,李同学联系上那三名队友,对方只轻描淡写地说 “我们还以为你早就到了”,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这样的队友,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跟他们一起走了。” 李同学说,虽然这次徒步吓掉了半条命,但他没打算放弃户外,“只是以后再也不会随便相信网上的陌生人了,至少得找个有经验的领队,再跟熟人一起走。”
这件事被李同学发到网上后,很快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评论说:“这哪是约伴徒步啊,这分明是‘甩锅式’旅行!明知道下雨还硬赶路,队友有难不帮忙就算了,还把人独自留在山里,这也太没责任心了!” 也有网友吐槽:“现在很多人以为背个包就是徒步爱好者了,连基本的户外安全知识都没有,还敢走南太行反穿路线,简直是拿命开玩笑!” 还有有经验的驴友留言:“南太行的雨特别邪乎,说涨水就涨水,没经验的人根本扛不住,反穿路线本来就比正穿绕路,还敢重装走,这小伙子能走出来真是命大!”
为了弄清楚这条路线到底有多危险,记者专门咨询了在南太行带队 10 年的资深领队老周。老周一听李同学的经历,就忍不住叹气:“这孩子真是运气好,换个人可能就出大事了!南太行的反穿路线虽然也算成熟,但 9 月初那几天连续下雨,山路早就被冲得不成样了,别说没经验的大学生,就是我们这些老领队,下雨的时候都不敢走反穿。” 老周说,他们团队规划的路线都是 3 天 2 夜的正穿,每 8 个队员配 1 个领队,还得带卫星电话和急救包,“正穿路线更顺畅,遇到危险也能及时撤离,反穿路线绕路多,一旦迷路,连个参照物都没有。”
李同学的经历,其实给所有喜欢户外的人提了个醒:徒步不是 “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需要提前规划、做好准备的 “安全挑战”。队友的责任心、路线的选择、应急物资的准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毕竟,我们去户外是为了看风景、放松心情,而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希望每个喜欢徒步的人都能记住: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安全回家重要;路线再酷,没有经验和准备,也只是 “作死” 的铺垫。别让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变成一辈子的遗憾。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