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新传媒_文旅】
“无锡是个好地方,真的是个好地方!”一位连云港游客在无锡景区感慨道。9月6日,“苏超”第十一轮在江阴开赛,连云港游客免费逛无锡A级景区,却意外让无锡文旅标语火出圈——这些藏在景区内的短句,成了比风景本身更令人难忘的“城市暗号”。
景区里的“标语打卡热”
早上8点,灵山景区的停车场已停满了苏G牌照的私家车。来自连云港的李女士被景区中心位置的立牌吸引:“‘如来如愿,越来越好’,这话说得真贴心!”她随即拉着家人在立牌前合影,“出门玩就图个吉利,这标语看着就舒心。”据悉,这个周末灵山景区连云港游客的预约量超1.6万人。
景区内,这样的“标语打卡点”随处可见。在鼋头渚景区,“太湖佳绝处”的牌匾前时常会排起拍照长队。“我之前在高铁广告上见过这句话,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连云港大学生小张举着相机,兴奋地和同伴分享。惠山古镇亦是热闹非凡,“惠山古镇,千年文脉”的标语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据惠山古镇工作人员介绍,早上9点半,景区1000多个停车泊位全满,其中苏G车辆占比超六成。
最令人惊喜的当数梅园的金秋灯会。虽然现在不是赏梅季,但“梅园不夜天”的标语让不少游客眼前一亮。“之前听朋友说‘无锡的春天从梅园开始’,本来还可惜没有在春天来,看到‘梅园不夜天’,觉得秋天来也值了!”游客李心在花灯前打卡,“晚上亮灯后,标语在灯光下更有氛围感,我拍照上传了抖音,好多人评论‘想去无锡看灯会’。”她笑着表示,看着景区的标语,就像有人在耳边介绍无锡,特别亲切。
标语“带火了”无锡话
“好的标语就像钩子,能勾着人想了解这座城。”无锡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现在年轻人更愿意为有温度的表达买单。”
无锡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标语”,也成了游客的新发现。在南长街,白墙上的“倷伲(我们)”“适意(舒服)”等无锡话配上可爱的插画,成了朋友圈的“文案素材库”。在小红书“无锡方言标语”的话题下,已有不少游客分享自己的“打卡照”,评论区里,无锡网友还会主动“科普”更多无锡方言,“一来二去,大家不仅记住了标语,还爱上了无锡话。” 这些“小而美”的标语,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无锡的认知。连云港游客王先生说,这次来无锡,不仅玩得开心,还记住了很多“无锡话”。
城市魅力借“语”出圈
近年来,多地凭借打动人心的短句,让城市魅力借“语”出圈。为什么无锡的标语总能让人记住?答案就藏在无锡标语的“基因”里,它们从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带着历史温度、情感共鸣的“城市语言”。
最经典的当数“无锡是个好地方”。这句耳熟能详的标语,曾出现在1934年曹禺的话剧《雷雨》中,剧中周朴园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让无锡的名字传遍全国。更早之前,无锡旅行社就曾在天津《大公报》刊登广告:“请到无锡来,无锡是个好地方”,用最直白的语言邀请人们走进这座城。“我爷爷就常说无锡是个好地方,这次来玩,发现真的名不虚传!”第一次来无锡的游客老王笑着说,这句标语就像“老熟人的推荐”,让人觉得亲切又可信。懂无锡的人,会感慨“无锡充满温情和水”。上世纪80年代,日本诗人中山大三郎来无锡游玩后,被太湖的柔媚、无锡人的温情打动,创作了歌曲《无锡旅情》,“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这句标语也随之火遍中日。
(璎珞/文、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