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碧草连天接白云,林海涛声伴清风,大批游客自驾打卡,奔赴这场自然盛宴。
但美景之外,“平安”才是旅途的底气。为让大家玩得安心、行得顺畅,呼伦贝尔的交通守护者们,把“安全”二字刻进每一段草原旅程里。
旅游季一开启,呼伦贝尔各地公安机关便开启“警力总动员”:机关民警下沉一线、派出所警力支援、林业公安与边境民警联动,1640人次机关警力与2034人次行业警力,全面覆盖重点公路管控。8个督导组“分片盯防”,指挥中心实时调度,严格执行“日研判、日调度、周通报”机制,无论车流高峰还是偏远路段,风险点均实现当天清零。
针对运草、运粮车辆,各地交管部门精准施策:以高压态势强化管控,通过发布专项公告、推动车辆标准化改装等方式,从源头杜绝“带病上路”问题。同时,与兴安盟联合开展“片区会战”,在额尔古纳景区必经之路、满洲里热门路口、陈巴尔虎旗G331线等关键点位设置临时执勤点,对大中型客车“逢车必检”;对酒驾醉驾、超员、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等“要命”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为牧民家的牛羊佩戴反光牌,彻底解决司机夜间“看不清”的隐患;给热门景区,安装“多功能一体化雷视设备”,集测速、远程喊话、违停抓拍于一体,违法行为“一抓一个准”;“大数据+人工盯办”模式,确保逾期未检、应报废车辆“不漏一车一人”;联合边境派出所协同执法,科学统筹辖区警力,实现“一警多能”;创新设立“交通管理工作站”,让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交管业务;在重点路段和事故易发区域,精准设置电子卡口实时监测车流,同步区间测速覆盖全程,通过“固定+移动”“单点+区间”的立体监测模式,确保车速始终处于安全范围······一系列交通安全管制“组合拳”,让呼伦贝尔市全域交通安全上了“防护装备”。
不仅管得严,服务更要暖!呼伦贝尔交管部门打破传统壁垒,让警务服务更接地气、更高效。
把“安全课”开到每一个角落,让安全提示深入人心。高速口、服务区、景区门口、酒店大堂,甚至飞机场、火车站,随处可见民警发放《暑期安全折页》,面对面提醒游客“系好安全带”“杜绝酒驾”,把风险预警做在前面。同时,联动运营商开展“精准短信推送”,8月中旬至今,仅海拉尔入城口区域就向外地手机号发送10.8万条短信,贴心告知本地路况与安全常识。
“新增的‘前方有牲畜’‘事故易发路段’预警提示,让我们这些不熟悉路况的外地游客提前规避了风险,再也不怕突发情况了!”来呼伦贝尔旅游的张先生感触颇深。
这个旅游季,当你在呼伦贝尔的公路上驰骋,看草原辽阔、听林海呼啸时,别忘了那些坚守在路口的身影、闪烁的警灯、精准的提示——这些都是呼伦贝尔市交管部门为你筑起的“平安防线”。毕竟,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稳的安心,藏在他们的守护里。
来源: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美编:刘坤
主编:谢秀文 监审:李金田
监制:付惺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