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很热,决定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宝界山林公园逛逛。
无锡宝界山林公园
从环湖路拐过双虹桥,右手边就看到了鼋头渚的大门牌坊。
鼋头渚牌坊
再向前行50米,右手边就是宝界山公园的一个大门。
无锡宝界山林公园位于山水东路1号,东临蠡湖,西接鼋头渚和外太湖,占地面积约18公顷,号称是“一山观两湖”的好地方。

从空中看,山顶观景台还是很漂亮的
宝界山林公园的核心景点有二:一是山顶的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登高远眺;二是王问、王鉴父子的旧居“湖山草堂”、望湖阁等建筑,可以了解宝界山的历史人文故事。
从停车场出发,沿盘山公路徒步上行,大约2500步到山顶。一路上处处绿色直扑眼帘,空气新鲜,也没有感觉到累。
走到山顶才发现,山顶上的观影平台竟然在重新大修,无法观景。
太遗憾。
傻眼,原来正在大修
下了宝界山(约100米高),到山脚处找到了王问的旧居“湖山草堂”。
宝界山有什么大大的来历呢?还真有。
宝界山也叫“朱衣山”,是因为纪念西汉末年的无锡人虞俊而得名。虞俊在西汉末年官至丞相司直(高级监察官员),作为统治者的一分子,他非常拥护西汉王朝的统治。
虞俊
但天下没有不倒不灭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也不过就是300年的寿命而已。
公元八年王莽“篡位称帝”,废汉朝改国号为“新”。
虞俊不愿意当王莽的官(不想附逆),王莽于是很恼火,就下令虞俊饮毒酒自尽。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下令表彰虞俊,将虞俊安葬于他的老家无锡太湖边上。安葬时,用朱幡覆盖其墓,因此这座无锡蠡湖边上无名的小山,得名为“朱山宝界”,俗称“朱衣山”。
现在宝界山上,还有虞俊的墓。
无锡先后还有四位进士选择在宝界山上筑室隐居,静心读书。
第一个是南宋诗人钱坤,他于绍兴年间辞官,在宝界山东麓建造别墅,藏书4万卷。
明朝天顺八年进士陈宾辞官归乡后买下了钱坤的旧居在此隐居,亲手在山坡上植梅树百棵。所以宝界山又是无锡历史上最早的“梅园”。
王问是明朝嘉靖十七年进士、大画家,他的儿子王鉴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父子两人先后辞官,买下陈宾朱衣山上的旧别墅,建筑了“湖山草堂”,打造了宝界山“三十五景”。
不过,映入我眼帘的湖山草堂又是在重修。
这个地方也在闭门重修,不让进
草堂后面的望湖阁,则是铁锁锁门,无法登高望远。
无锡很多景点都是这个德性,大铁锁一锁,就能让想登高的人败兴而归。
看来,文旅并不想真的宣传无锡悠久的历史文化
望湖阁的边上还有一个小小观景平台,但上面满是落叶垃圾。从这里也根本看不到蠡湖,湖景都被乱七八糟的树丛全遮住了。
总的来说,宝界山森林公园虚有其名,让人看山不是山,看湖不是湖。
归有光的文章
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宝界山一无是处。
宝界山游人少、山不高、绿化不错,如果早晚来这里锻练身体,那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这里停车场收费不高,4小时内4元/辆,全天最高不超过8元,良心价。
停车场收费,倒是很有良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