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旅游五年了,我走遍了全国大部分景点,原本以为旅游会带来快乐和满足,结果却发现,旅行对老年人来说,真没那么“有意思”。
这话听起来可能扎心,但真的是实话。 一开始,我满怀期待。退休了,终于不用上班,时间自由,买了新行李箱,和老伴商量着“环游中国”。我们想着,趁年轻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自由时光。可是,旅游多了,我才醒悟:所谓的“悦己”变成了“流水线式的疲惫”。 **旅游的“虚假”与“疲惫”** 刚开始,照片里是九寨沟的“天上人间”,成都的春熙路自拍,朋友圈炫耀得不亦乐乎。亲戚朋友点赞评论,嘴上夸你“玩的不错”,其实心里都知道,这不过是“假装快乐”。旅游变成了“赶场子”,一大堆景点排队,跟团游更是糟糕。每天的行程像被塞满的流水线,导游不停叨叨,景点人山人海,连呼吸都成了负担。 景区的商业化令人失望。门票贵得离谱,景色也变得假大空。吃饭排队、厕所排长龙,服务态度冷漠,花钱买烦恼,成了常态。旅游变成了“花钱买疲惫”,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愉快。 **旅游的“空虚”与“孤独”** 跟团旅游更是让人心凉。陌生人挤在空调车里,表面上热闹,实际上内心孤单。
下车后,拍几张合照,各自散开,朋友圈点赞应付一下,真实的交流少之又少。到了酒店,吃完饭就散,各自回房,白天的“热闹”不过是表面功夫。旅游的终极意义,不是“探索世界”,而是背负着孤独和疲惫的“奔波”。 我身边的朋友也是如此。一位老同事,刚开始旅游时朋友圈热闹非凡,后来变得空洞无味。她说,景区的人满为患,排队吃饭、上厕所都成了折磨。景区的价格不断上涨,风景倒变得越看越假。景区的商业套路让人觉得像被宰的羔羊,服务冷漠,价格虚高。 **旅游的“虚幻”与“失落”** 原本想陶冶情操,结果遇到失恋的卖吉他大叔,海南海滩被偷鞋,连警察都笑呵呵。这些“美好”的桥段,最终都变成疲惫和失望。走着走着,所谓的“治愈”变成了“更累”,心里空空如也。 离开熟悉的城市,换个环境,似乎能“焕然一新”,但实际上,问题还是自己。所谓“诗和远方”,不过是朋友圈里的鸡汤。真正的幸福,不在远方的风景,而在平淡的日子里。
退休的“真谛”我认识一位退休的老兄,曾是资深驴友。后来他不再出门旅游,理由很简单:“生活的真谛不是‘到此一游’,而是泡壶茶,逗逗宠物,和老友聊聊天。”他说,心静自然凉,岁月越长,越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不是走多远,而是过好每一天。 这些年,我收获最多的,不是风景,而是孤独和冤枉的钱。买了许多纪念品,最后都变成了“白送都没人要”的废品。手机里的照片几百上千,记忆里只剩导游的喇叭声和景点的套路,心里只剩一片空洞。 **生活的真谛:简单自在** 有人问,退休后怎么过日子?我想说,别被旅游的假象迷了眼。家门口的广场跳舞,阳台养花,和老朋友聊家常,比远行更有趣。每天买菜、砍价,生活的乐趣就在身边。 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远方”。真正的幸福,是和自己和解,慢下来,享受当下。生活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活得自在、心情愉快。 **旅游只是调味剂,不是“解药”** 旅游,不应该成为“治愈人生”的良药。像抖音段子一样,期待旅游能“治愈”心灵,太幼稚。真正的生活,源自平凡的日子。年长后,我更明白:快乐不是追求远方的风景,而是珍惜眼前的温暖和安稳。
活得简单,心要静,我的体会很简单:不要被旅游的虚假繁华迷惑。家门口的生活更真实、更温暖。跳一次在广场舞以及和朋友喝杯茶,比走万里路更令人满足。生活义,不在于“到此一游”,而在于心安理得、
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最好的生活不是不停“赶路”,而是懂得停下来,和自己和解。旅游可以是生活的调味剂,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追求。活在当下,珍惜身边人,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 如果你需要我再调整或补充某些部分,可以告诉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