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结束,我就拉着老伴一头扎进了自驾游。这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就晃过了3年。
跑的路多了,见的人也多了,我总算琢磨明白:想把自驾游当成“退休日常”,光有颗爱玩的心根本不够,得真有点“硬本事”才行。
一、身体是“老本”,没它全白搭
长期自驾,最先拼的就是身体。
前年进藏到八宿,我亲眼见一位大姐脸白得像纸,抱着吸氧瓶瘫在凳子上,连点头的劲儿都没了。我劝她别再往前开,前面海拔更高,她却头摇得像拨浪鼓,死犟着不肯回。
直到天快黑,四五个车友围着劝,她才松口往低海拔地区走。
你看,没个硬朗身子骨,再美的风景都是负担。自驾游是享受,不是玩命,“留得青山在”,才能看遍天下景。
二、心里有“盼头”,越玩越带劲
能把自驾坚持下来的人,心里都揣着团“火”。
在波密,我遇见过一对80多岁的老两口,大妈手机导航玩得比我还溜,说起路上的事眼睛都发亮:“出来这一路,身上毛病都没了,比在家待着舒服多了!”
在新疆塔县,还碰到个75岁的上海大姐,骑着摩托跑遍大半个中国。她笑着说:“看风景就跟追电视剧似的,总盼着下一集更精彩,一年在家待不了几天!”
心里有盼头,就永远有热情。不管多大年纪,只要对远方还有期待,就永远年轻。
三、时间要“松快”,别把自驾过成上班
刚退休那会,我总想着“多跑几个地方才值”,结果三天赶两个城市,早上五点起,晚上十点到,累得饭都吃不下,哪还有心思看风景?
后来跟车友张姐学乖了。去年去内蒙阿尔山,就一个冷泉,我们足足待了10天。
早上跟着当地人逛菜市场挑新鲜菜,下午泡着冷泉听他们唱蒙语歌,晚上去乌兰山草原上数星星。
这才叫自驾游啊!不用赶时间、不打卡,慢悠悠地感受路上的日子,才是真享受。
四、手里有点“闲钱”,玩着才踏实
虽说自驾游不用花大价钱,但手里没点钱,真玩不踏实。
上次去黄果树,不算油钱,门票加观光车就两百多,随便吃碗牛肉粉都要18块,待了三天,零零总总花了三百多。
我现在全靠自己的退休金,不跟孩子张口。5A景区该进就进,吃上面也不委屈自己,要是一个人,就找个好点的驻车点,能省则省。
真心不建议退休朋友“穷游”:开几千公里到地方,为了省钱啥景区都不进,那图啥?不如少跑几趟,每趟都玩得舒坦点。
五、会点“小修小补”,遇事不慌神
自驾游路上,难免遇到点小麻烦,会点基础技能,能省不少事。
前年在陕西佛坪,正准备做饭,发现水龙头坏了,地上淌了一滩水。幸好老伴会修,去县城买了个新的换上,没耽误吃饭。
还有次在西藏,碰到个河南车友车胎扎了,自己不会换,站在路边急得团团转。老伴拿出工具,帮他把备胎换上,人家握着我们的手连声道谢。
出门在外,能自己解决点小问题,心里就特别踏实。这些小技能,就像给旅途上了份保险。
六、心态要“豁达”,遇事能变通
自驾游最考验心态,太较真的人,走不远。
之前在波密,我们本来打算去墨脱,通行证都办好了,结果遇上连阴雨,路被冲断了,根本进不去。
同行的刘姐急得直跺脚:“这趟白来了!”我劝她:“说不定是西藏想留个念想,让咱们下次再来呢?”
自驾游哪能事事都顺?堵车、下雨、景区关门,都是常有的事。换个思路想想,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惊喜。要是老钻牛角尖,玩着玩着就没兴致了。
其实我们退休后自驾,不图啥,就图个自在、开心。
身体硬朗、心里有盼头、时间充裕、手里有钱,再懂点小技能、遇事能想开,就能一直这么在路上跑。
最近看到一句话,特别对我胃口:“我可以死在远方的路上,但不能没有看过远方。”
希望咱们都能带着这份热爱,一直在路上,开开心心地走下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