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新闻网】
宝湖公园一角(8月28日摄)。
宝湖公园里的红嘴鸥(8月28日摄)。
清晨的森林公园里,晨练的市民伴着鸟鸣舒展筋骨;午后的宝湖公园内,家长带着孩子观察水面嬉戏的水鸟;街角的小微公园里,邻居们围坐闲谈……如今在金凤区,这样与绿色相伴的场景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截至目前,金凤区辖区内各类公园已达72处,总面积1741公顷,从大型综合公园到社区“口袋绿地”,多层次的公园体系正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变为现实。
金凤区的公园版图中,不同类型的公园星罗棋布、各显其能,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绿色骨架。
5处湿地公园是生态保护的“排头兵”,不仅守护着区域生物多样性,更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活课堂”。8处综合性公园是市民休闲的“主阵地”,它们集休闲、文化、游览功能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了舒展身心的大空间。森林公园的繁茂植被打造城市绿肺,览山公园凭借开阔视野成为观景打卡地,毓秀公园则聚焦全民健身,专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让这里成为运动爱好者的乐园,日均接待市民上千人次。
分布最广的是59处社区小微公园。其中,临阅家园、高桥家园、太阳岛等40多处小微公园面积在7000平方米以下,“见缝插绿”于居民楼间、街角空地。有的配置休闲座椅,有的设置儿童游乐区,让居民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迈入绿色空间,享受“家门口的惬意”。
公园体系的完善离不开科学规划的“久久为功”。金凤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在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金凤区每年在辖区精准规划建设2至3处口袋公园。从选址时优先填补“绿化空白区”,到设计时结合居民需求配备设施,再到建设时融入本土植物与文化元素,每一处公园都带着“民生温度”。
记者 刘旭卓 文/图
【责任编辑:张方旸】
本文来自【银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