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开启“河西走廊”之行第一站,武威。
武威,古称凉州,乃河西四郡之一。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武功军威”,此地始得名“武威”,深厚的历史底蕴自此奠基。
此次游览的雷台汉文化景区,距所住酒店仅3分钟路程,出行极为便捷。
景区的历史价值尤为突出,1969年与1996年先后发现两座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葬,出土文物共231件,其中青铜器多达171件,堪称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可知,墓葬主人为“守张业长张君”。
景区门票政策:在雷台售票处凭身份证可免费领取参观券,若想参观雷台观与一号、二号汉墓,则需购买45元门票。
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其后方排列着气势恢宏的铜车马仪仗俑。这套仪仗俑共99件,由39匹铜马、45个铜人、14辆铜车与1台铜牛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数量最多的汉代车马仪仗俑。其铸造精湛、规模宏大,尽显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被史学界誉为“地下千年雄狮”。
参观雷台汉墓有两点需特别留意:一是建议跟随导游讲解,若无专业引导,易错过墓葬的历史细节与独特价值;二是墓葬的前室、中室、后室空间狭小,仅容一人低身弯腰通过,且若10余名游客同时停留,稍久便可能出现缺氧情况,游览时需注意安全与效率。
汉墓内的汉井同样令人称奇。这口井深12米、直径1米,井壁由汉砖垒砌,壁砖采用人字形砌筑工艺。经考证,如此保持原貌的东汉古井,目前全国仅此一眼。更有趣的是,落入井底的物品会呈现放大一倍的视觉效果,因此常有游客抛入钱币,借“钱沉(前程)远大”的谐音寄托美好心愿。
雷台观本身也是重要景观,它建于一座高大的长方形人工夯筑土台上,土台高约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因台上建有雷祖殿而得名“雷台”。
雷祖殿因供奉道教尊神雷祖而设,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1465年),曾两度被毁,后于1933年(民国时期)重建。
殿内除雷祖像外,还供奉着雷祖的四大弟子,以及雷祖背上光悬塑的雷部诸神,道教文化氛围浓厚。而雷台之下,正因出土马踏飞燕的雷台汉墓,才让此处闻名于世。
此外,雷台汉文化陈列馆也是必游之处。尽管当年墓葬出土的大部分文物现藏于甘肃博物馆,但陈列馆内的留存展品仍具观赏与研究价值,能让人进一步了解汉代文化风貌。
待到夜晚,南城门的灯光与喷泉水幕交相辉映,如梦如幻,不仅是游客打卡的好去处,更成为当地百姓休闲散步的热门地点。
欣赏完绚丽的灯光秀后,遵循当地人的推荐,前往拥有30年历史的“兄弟烤坊”,点上两份特色肉串,口感鲜嫩、风味独特,为此次武威之行增添了别样的烟火气。#镜头里的兰州##晒图笔记大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