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四川这片盘踞在我国西南腹地的土地,向来是无数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交织,让四川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旅游大省,每年都吸引着海量游客前来,探寻这片土地的无限魅力。
前段时间,我就来到了四川省德阳市,这座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城市,与省会成都相邻,虽不如成都那般声名远扬,却藏着诸多惊喜。提到德阳,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三星堆”,但四川德阳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还散落着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人文古迹,而“倒湾古镇”便是其中一处游客还不多的“宝藏”小众古镇。
倒湾古镇的具体位置在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凤雏村,地处著名的“白马关景区” 内。提到白马关,就不得不提三国时期的一段悲壮历史——这里因刘备的军师庞统(号凤雏)乘白马攻打雒城(今广汉)时,在此中箭身亡而得名。如今,白马关景区内仍保留着“庞统祠墓”等重要遗迹,行走其间,仿佛能穿越千年,感受到三国古战场的肃杀与悲壮。
而倒湾古镇所在的“倒湾”,历史渊源更是久远。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约两万年前的地质“更新世”时期——那时的白马关所在地,还是一片奇异的海底世界,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大海逐渐消失,这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当地人常说:“不是白马关有倒湾,而是先有倒湾才有白马关”。
作为白马关古战场的重要遗址之一,倒湾的全称为“落凤坡倒湾古战场”。“倒湾”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样与三国战事息息相关。相传三国时期,蜀军与魏军曾在此展开惨烈厮杀。在魏军的强势攻击下,蜀军渐渐难以抵挡,白马关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大部分蜀军将士在此殉难,白马关最终失守。后人为了纪念那些倒下的蜀汉将士,便将这片区域命名为“倒湾”。
如今我们看到的倒湾古镇,并非完全的“古建遗存”,而是结合现代发展需求重建的文化旅游景点。2007年年底,为了更好地依托三国文化资源,打造白马关景区,白马关镇在整合村组资源时,将原来的白马村、七里村、凤鸣村撤并,成立了“凤雏村”(以庞统的“凤雏”号命名,呼应三国文化)。
后来,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当地又结合“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区”的定位,在凤雏村规划建设了这座集“文化旅游、拆迁安置、创业就业”为一体的倒湾古镇,让这片承载着历史的土地,在新时代重获新生。
走进倒湾古镇,你会发现它的布局十分奇特——采用 “迷宫式” 的徽派建筑风格,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一不小心就可能“迷路”,却也因此多了几分探索的乐趣。古镇充分利用了历史遗留的景点资源,将三国文化元素融入到每一处细节中。
同时,古镇又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背靠青山,面朝开阔地带,清晨时分,山间云雾缭绕,古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世外桃源;傍晚时分,夕阳洒在白墙上,为古镇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格外动人。
相较于四川的其他著名古城古镇,德阳的“倒湾古镇”的游客还不算多,至今仍保持着相对宁静的氛围。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潮,在这里,你可以慢悠悠地逛一家三国主题的文创店,挑选心仪的小物件;可以走进一家当地餐馆,品尝德阳特色的连山回锅肉、罗江豆鸡,感受地道的川味;也可以坐在古镇的茶馆里,点一杯盖碗茶,听当地老人讲三国时期的故事,享受一段悠闲的旅行时光。
正是这份“小众”与“厚重”,让倒湾古镇被许多游客称为“四川德阳的宝藏古镇”。它既有三国古战场的历史底蕴,又有徽派建筑的雅致风情,还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到这里来走走看看吗?欢迎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