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内一幅“鲁迅夹烟”的景墙画遭到游客投诉,称该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吸烟,建议馆方修改,此事引发网络热议。8月25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对此作出回应,表示鲁迅故里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广大游客对鲁迅故里的既有印象。
要让鲁迅“戒烟”,我们或许该先了解鲁迅是谁。在乱世中觉醒,毅然弃医从文,他将笔化作匕首,刺向社会的黑暗、封建的传统与民众的麻木。《阿Q正传》《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被广泛收录于中小学教材,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有些人只看到鲁迅抽烟,却看不到他执笔救民的精神内核。吸烟是鲁迅真实的生活习惯,景墙画本身是对历史的客观呈现,不应以现代标准去苛责历史人物。
真正要“戒烟”,不妨从我们身边做起。对青少年构成误导的,并非一幅画,而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吸烟环境。2011年3月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实早已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至今许多公共场所和办公室仍缺乏醒目的禁烟标识,即便有也常被视若无睹。更应警惕的是二手烟——它悄然损害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却往往让人“敢怒不敢言”。我们要把握“戒烟”的主动权,勇于在禁烟区域说“不”,善意提醒亲友和同事到室外吸烟,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吸烟者也应主动考虑他人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
想让鲁迅“戒烟”?不如从我们身边真实的禁烟行动开始。
(博博)
(来源:中国兰州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