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燕冰 摄影报道
9月4日,正逢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弥陀赶场天,合江县神臂城镇老泸村村民李小红一早便赶到神臂城渡口,登上了前往弥陀渡口的渡船。拎着青菜、豇豆满载而归,李小红说:“渡船票2元一张,渡江时间只需要5分钟左右,比绕路坐车快了半个多小时,很方便。”
乘客们在渡船上等待过江
这条连接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与泸州市合江县神臂城镇的“最短水上路线”,不仅是两岸群众日常出行的便捷通道,更是游客打卡神臂城遗址、触摸南宋历史文化的“第一站”。它正以“水上交通枢纽+文旅服务节点”的双重身份,为合江县神臂城遗址旅游发展,架起便捷桥梁。
“我听朋友说神臂城遗址很有看头,今天有空便特意过来看一看。”刚下渡船,游客黄女士便跟着指示牌往遗址方向走,她不住地感叹:“以前听说去神臂城遗址需要绕路,没想到坐渡船这么快捷,还能欣赏长江两岸的风光,体验感十足。”
游客乘船前来打卡
在渡口坚守了多年的船长宋久才,是游客与神臂城遗址“双向奔赴”最直接的见证者。“我在这里开船30多年了,每天除了接送两岸往来的群众,载得最多的就是去神臂城遗址的游客。”他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大家对神臂城的热情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弥陀渡口自2014年作为公益性渡口以来,泸州市航务管理局便会同当地政府持续投入补贴,保障渡口运行、应急救援设备等费用的支出,为渡口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渡船时刻表
目前,经“平安渡运”升级改造,渡口配备了2艘渡船,1艘作为候船室的趸船,10名船员与水手全天候值守;两岸政府还专门配备管船员、渡口签单员,严格执行“六不发航”“恶劣天气禁限航”等制度,日均安全渡运200余人,其中前往神臂城遗址的游客逐年攀升。
2024年,弥陀渡口联合神臂咀渡口实施“平安渡运建设项目”,由江阳区黄舣镇招标推进,完成“五统一”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服务文旅的能力。该项目不仅新建1艘60客座标准化渡船、增设渡口前端水文感知系统,强化安全保障;还对候船室、沿江乘船步道进行风貌修缮,补植绿化植被,并在候船室内配齐等候座椅、空调、饮水机及联网电脑,让游客在候船时便能感受到舒适便捷。
“在保障渡口安全运营的同时,推动水上交通与文旅融合是重要方向。”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党委委员、安全环保科科长周正杰表示,下一步,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将继续优化渡口服务,探索与神臂城遗址的联动宣传,让弥陀渡口成为展示泸州码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窗口,在给两岸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感受神臂城遗址的独特魅力,助力打造“平安渡运”与“水运文旅”协同发展的生动范例。
编辑:李雪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