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因推出“优速通”服务引发广泛争议。该项服务标价680元,承诺为游客提供缆车、索道及接驳车等项目的快速通行权。这种“付费插队”服务引发不少网友吐槽,有人直言“景区不解决痛点,还要在痛点上赚钱”。随后,景区于9月3日暂停了该项服务。
图源:恩旅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恩施大峡谷的排队问题早已饱受诟病。社交媒体上大量“避雷帖”抱怨其排队时间过长、秩序混乱,有游客吐槽“上山的七星寨索道排队48分钟”“到了吊桥人挤人,却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这些现象暴露的是景区在客流管理、运力调配和现场组织上的明显不足。
面对这些长期存在的痛点,景区本应通过科学管理手段予以改善,例如,合理规划游览线路、增加运输频次、优化预约机制、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等,都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恩施大峡谷运营方却选择将问题商品化,让游客为管理不善买单。
推出“优速通”服务不仅加重了游客经济负担,更削弱了景区提升管理的内在动力。一旦“付费优先”成为生财之道,又何须投入资源从根本上优化服务?长此以往,不仅普通游客的体验将被忽视,公共资源的公平性也会受到损害。更值得警惕的是,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所言,若其他景区也“有样学样”,层层加价,将推高大众出游成本,最终损害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归根结底,景区管理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优秀的景区管理应始终以游客体验为中心,致力于通过管理创新与服务优化预见和解决问题,而非将管理短板转化为营利工具。尤其在旅游旺季,如何纾解排队、如厕、就餐等现实难题,才是景区应聚焦的管理重点。自然景区是全民共享的宝贵资源,其发展必须兼顾公益属性与市场规则。旅游经济不仅是“体验经济”,更是“口碑经济”。唯有真诚关注游客体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景区才能真正赢得公众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撰文 秋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