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关于切实做好旅文场所蚊虫孳生地整治
工作的通知
各旅文行业企业(单位):
为进一步高效推进蚊虫孳生地“地毯式”排查与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健康海南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海南省蚊虫孳生地“七圈”调查法》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工作,旅文企业及单位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正值蚊虫活跃高发期,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加大。各旅文企业及单位要充分认识蚊虫孳生地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企业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抓细、具体人员抓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治理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二、严格落实整治处理措施
旅文企业及单位严格按照“七圈”调查法要求,全面开展蚊虫孳生地排查与处理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关键点位的巡查和清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宣传教育
各旅文企业及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蚊虫防治知识和孳生地清理要求,增强游客和员工的防蚊虫意识,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附件:海南省蚊虫孳生地“七圈”调查法
乐东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2025年9月2日
附件
海南省蚊虫孳生地“七圈”调查法
蚊虫孳生地“七圈”调查法包括对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三圈”的调查和室外“四圈”的调查,适用于蚊虫孳生地的日常调查处理、建档管理和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的孳生地处理等工作。相较于传统方法,“七圈”调查法操作流程简便、逻辑性强,可有效避免调查遗漏,显著提升工作质量。
一、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蚊虫孳生地“三圈”调查法
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第一圈是指沿着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各物体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房屋室内、楼顶、楼道、大堂等区域各摆放物如花盆盆托、水培植物容器、冰箱水盘、闲置容器(桶、盆、缸、碗、瓶、罐)、功能性容器(饮用水缸、储水池、水箱)等处积水,以及地下室的排水沟、集水井、消防池等处积水;
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第二圈是指沿着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内墙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房屋室内、楼顶、楼道、楼梯间、大堂以及地下室等区域内墙的地漏、地面凹陷、其他杂物及容器等处积水;
室内及楼层公共区域第三圈是指通过室内阳台(窗户)、楼顶、楼道窗户等调查处理房屋外墙反梁、房檐、空调外机、搭建雨棚等处积水。
调查顺序:由楼顶开始,从上至下,逐层进行调查处理,直至一楼或地下室。
二、室外蚊虫孳生地“四圈”调查法
室外第一圈是指沿着每栋房屋外墙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排水沟、废旧回收容器、各类闲置容器(桶、盆、缸、碗、瓶、罐)、轮胎、塑料薄膜以及其他各类容器和各类坑洼等处积水;
室外第二圈是指沿着院落绿化带、种植物、摆放物、景观池、排水系统井口等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绿化带垃圾、花盆盆托、水培植物容器、植物叶腋、树洞、竹洞、轮胎、塑料薄膜、杂物堆放处、景观池、假山、下水道(雨水井)以及其他各类容器和各类坑洼等处积水;
室外第三圈是指沿着院落内墙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院落内墙丢弃垃圾容器(一次性杯、碗、盒、瓶、罐等),椰子壳、塑料薄膜、废旧轮胎、杂物、竹洞、树洞、墙缝以及其他各类容器和各类坑洼等处积水;
室外第四圈是指沿着院落外墙调查一圈,主要调查处理院落外墙的各类容器、各类坑洼和各类排水系统井口等处积水。
调查顺序:从每栋房屋外墙开始,由院落内往院落外,逐步进行调查处理,直至院落外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