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老旧建筑、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北京城市更新行动正以文化赋能商业,为古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主题采访活动中获悉,中海大吉巷通过融合历史建筑群与现代商业业态,打造出“城市文化会客厅”,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消费新地标,项目自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超500万人次。与此同时,焕新归来的北京隆福寺,正瞄准年轻潮流客群,将自身打造成为时尚化、前沿化、潮流化的文商旅复合空间。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空间形态的焕新,更是对市民游客需求的回应,各个城市更新项目将不断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赋能。
中海大吉巷:历史文化街区变身“城市文化会客厅”
走进中海大吉巷,有中年游客正在遮阳伞下惬意地品尝咖啡;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正在拍照打卡,感受古都文脉与现代商业的相互碰撞;还有不少亲子家庭陆续走进康有为故居进行参观。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标志性城市更新工程,中海大吉巷自5月下旬开业以来,便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中海发展北京新城公司设计总监、中海地产大吉巷城市更新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王璞介绍,中海大吉巷开业当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开业后两个月累计带动客流超500万人次。近期,项目人气持续高涨,平日与周末均保持较大客流,商业氛围活跃,成为广受市民游客欢迎的商业地标之一。
不仅拥有商业功能,中海大吉巷还保存着大量明清至近代的历史建筑群,其中包括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29号院、《每周评论》旧址等珍贵的文保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中海大吉巷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除了丰富的商业业态可供游逛体验,项目内还有“活态博物馆”,为市民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参观体验。项目也希望与周边景区形成串联,打造出文化新地标。
谈及未来规划,王璞表示,中海大吉巷定位“城市文化会客厅”,因此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从商业角度来讲,该项目是一个可持续的、可生长的商业空间,不光宜商、宜游,还包含更多主题活动植入的可能性。未来,中海大吉巷会根据城市需要、市民喜好等,设计推出不同主题、不同季节的活动,其未来的商业发展是非常可期的。
隆福寺:瞄准年轻客群,打造文商旅复合空间
“北京隆福寺此次改造结束后,预计于9月17日全面开业。”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高天亮表示,隆福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最时尚、最潮流的街区。如今,北京隆福寺更新改造后,将入驻更多的年轻品牌、举办市集等潮流活动,逐渐打造成为一个文商旅体融合的场景,吸引更多的年轻客群到访。
北京隆福寺二期的定位更加多元,并以文化为总体基调。高天亮介绍,目前,北京隆福寺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包括东城区首店开心麻花A99剧场、华北区首店NOA设计师酒店、中国首店7 mesh骑行主题店、红星前进鲜奶蛋糕商店全国首店、同仁堂知嘛健康、稻香村零号寻宝店等知名品牌。
对于正式开业后的客流,高天亮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期:北京隆福寺正式开业后的首个周末,预计客流能够达到10万—20万人次。
高天亮进一步介绍,北京隆福寺作为文化消费新地标,9月将统筹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其中包括同步推出慢闪街区、美食嘉年华等丰富业态,联动北京时装周等优质平台资源,集中彰显时尚定位与潮流特色,未来,北京隆福寺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聚合时尚、潮流与生活美学新空间的功能,为城市更新持续注入新动能。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