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夜观、森林徒步、户外观鸟观蝶……今年暑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在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和自然场所广泛开展。随着九月份的到来,以“大自然就在身边”为主题的2025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季随之落下帷幕。两个月来,一堂堂课程、一场场活动落地见效,“与自然零距离对话”正走进千家万户。据统计,今年自然教育季期间,广东累计开展49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24.7万多人次线上线下深度参与。
首创社区合作模式
今年7-8月,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原则,基地与辖区东区街道桥岗社区达成合作,签订“社区科技服务框架合作协议”,将自然教育课程送进社区,覆盖青少年群体和“银发”群体,活动融入趣味植物知识与手工实践,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自然教育体验,得到社区居民普遍好评。这成为今年自然教育季的一大亮点特色。
今年自然教育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多元化,全省134家自然教育基地推陈出新,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广州动物园创新推出“动物园奇妙夜”课程,通过夜间观察、生态讲解和沉浸式体验,让公众深入了解野生动物夜间行为及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台山市甫草林场打造“甫草自然风采夏令营”品牌活动,融合森林文化与手工体验,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深化“红树讲堂之童诗创作”课程,引导青少年观察红树林生态、了解候鸟迁徙,并将生态感悟转化为诗歌创作,覆盖约300所学校,实现自然美育与生态保护意识双提升。
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季累计开展49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其中自然徒步130余场、自然夜观60余场、观鸟观蝶50余场、自然手工70余场、自然笔记100余场、自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80余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聚焦林场保护区,更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和乡镇,推动自然教育向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拓展,有效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基层。
打造湾区特色品牌
自2020年广东省联动香港、澳门地区首次举办自然教育季主题活动以来,已连续举办6届,社会反响热烈,活动成果丰硕。长期以来,广东省自然教育持续深化地域特色与品牌创新,以“共享绿美生态建设成果”为主线,推动自然教育活动从特色化迈向系统化、共享化新阶段,逐步形成“一基地一特色、一活动一主题”的自然教育新格局,真正实现生态建设成果可观、可感、可共享。
据统计,五年来,广东省已开展自然教育季系列活动1800余场,惠及人群超过120万人次。自然教育季的蓬勃发展是广东自然教育整体提升的缩影。目前,我省共建有各类自然教育基地134处,特色自然教育径141条,自然教育场馆148家,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体系,生态建设成果正惠及更多民众。
未来,广东省将继续深入推进绿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擦亮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品牌,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充分发挥粤港澳自然教育系列品牌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激发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场所的社会公益和教育功能,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更多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文、图 | 记者 张爱丽 通讯员 林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