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点击音频,听有趣的广播剧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探访的是太行山深处的千年古刹——白云寺。
山门 刘建慧/摄
游客:导游,这深山里的白云寺,名字听着就仙气飘飘,有什么特别来历吗?
导游:问得好!白云寺原名“白茅寺”,唐代为祈福而建。传说古人见此处山间云雾缭绕如白龙盘踞,故以“白云”为名。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占地足有4万平方米,殿堂60余间,白云美景曾引得乾隆皇帝圣驾莅临(1750年),御笔亲题“白云自在”的匾额而闻名遐迩。
千年银杏树 刘建慧/摄
游客:寺院里的六棵千年银杏树太壮观了!
导游:是呀,寺院内外共六棵千年银杏树,四雌二雄,为唐代所植,树冠如盖、绵延有上千平米,与古色古香的寺院相映成趣,千百年来虽几经战火的劫难仍巍然屹立,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寺院,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和研究太行山植被的活化石。
游客:树龄超千年了?那寺庙建筑呢?
导游:白云寺依山势而建,一进四院,中轴布局。大雄宝殿是明代原构,梁栋彩绘丹青,人物栩栩如生。其他殿宇虽为清代重建,但错落有致,钟楼、奶奶殿、地藏殿旧迹犹存。寺院北侧、东侧山坡为历代高僧灵塔,现有宋、元、明时期砖塔、石塔共6座。2006年5月白云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 刘建慧/摄
游客:导游,听说这里还有红色记忆?
导游:嗯,这个要说到1943年寒冬,八路军太行第五军分区皮定均司令员在白云寺组织前线指挥所,打响薄壁战役,一举端掉日伪据点。1947年,太行七专署在寺内创办辉县师范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大批骨干。禅寺钟声伴革命烽火,堪称“太行革命摇篮”!
彩绘 刘建慧/摄
白云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肇建于唐,鼎盛于明。作为豫北地区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其千年银杏、明代大殿、金元塔林及乾隆御匾,兼具自然奇观与建筑艺术价值。2006年5月,白云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罗栋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