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骑行济宁大安机场。
据老骑友介绍,沿着洸府河西岸往上游骑行,路况很好,河两岸风景如画,去趟大安机场,说不准会有意外收获呢。
次日一大早,我们一行四人便开始了行动。三十多公里的路上,春风拂面,草木茂盛,鲜花盛开,道路平坦,绿油油的麦田,骑行感觉挺舒服,途中几乎见不到别的车辆。这路也就像是专门为我们修的,可以放心骑行。走走停停,边骑行边拍照,大约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了济宁大安机场。不过,目前大安机场仍然正在紧张施工过程中,机场内是不让进去参观的。
虽然眼前的济宁大安机场,高高的指挥塔台,长长的飞机场跑道,与以前见到的也差不多,但想到此处离济宁如此之近,以后坐飞机也方便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感便油然而生。
自行车离开洸府河大道,绕行至一段乡村小道上。不知谁喊了一声,前面有座桥,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向着桥的方向骑去。
果然是有意外收获,也算是我们有缘,在这里居然遇到一座古石桥,而且还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大型古石桥。
正是这座古石桥,留住了我们的脚步。
大家赶紧下车,桥上桥下仔细观察,耐心寻找这座古石桥的旧时光。我们都不知道这座桥的名字,始建年代,但仅凭桥面上的条石有的已经高低不平,被踩踏得十分光滑,说明久经使用,过往行人车辆很多。
经向正在地里干活的老乡询问得知,这座桥的名字叫铁板桥,其建造年代为元代,至今至少已历经七百年风雨。之所以叫铁板桥,是因为在桥面东西两头各有铁扣两个,把最大的两块条石牢牢的连接在一起,四个铁扣从表面上看,就像四块铁板一样固定在桥上,故名铁板桥。
知道兖州城东泗河之上有个1500年前的金口坝桥,没有料到兖州区域内还有个700多年的铁板桥,也正好印证着兖州这一古城的历史风貌。
仔细观察,这座石桥局部虽有损坏,但整体基本保存完好。随着岁月的流逝,原来的东西大道早已不存在了,漕河也干涸了,铁板桥随之成了一座废桥。但从桥面上那些粗大的青石条和颇为别致的桥墩造型上,仍然可以看到铁板桥的雄姿,足以显示当年的繁荣与辉煌。
望着眼前已历经七百年风雨的铁板桥,让人觉得它深藏着故事。和老乡进一步交谈,老乡给我们讲了铁板桥的另一个名子即“五百(碑)单三洞”的由来。据说这里本是一大户人家的林地,修筑东西大道时被占用了一半,本以为他家不会同意,不料当家的欣然同意,使工程顺利进行,后来这家先后有五人考取了功名,所以在桥西首路北曾立有五座御制龙头大碑,后人就把这座桥称为“五百(碑)单三洞了”。三洞指的就是铁板桥下的三个桥洞。
据老乡介绍,该桥两边原来均有雕花石栏杆,另外桥的南北两边、中桥洞之上,曾经各有石雕龙头两尊,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老乡还说,热爱家乡是人们固有的感情,而铁板桥则是留住乡愁的一个最好的证明,因此,在铁板桥周围附近一代代村民们的心目中,铁板桥永远是神圣的。
如今铁板桥静静地横卧在长满庄稼和野草的田野里,伫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人们去走进它,了解它。
在铁板桥停留大约一小时,我们才离开。当然,离开之前,以铁板桥为背景照几张照片,作为日后回忆是少不了的。
四人的骑行团队,我是年龄最大的,因为是今年的首次骑行,满腔热情,感觉挺新鲜,所以并没有觉得累。对我个人来说,骑行是为了锻炼身体,也算是一次生活体验,回来必然要写文章的。
有了首次骑行的体验,期待着下次跟着团队骑行,继续人生的万里征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