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处暑,恰逢周末。上午,白沙古镇游人如织,鲤鱼坝上,游客的欢笑声与飞溅的浪花交织;下午,围山公社,总经理陈方忙着调度订单物流,确保新鲜果品及时发往各地;晚上,陌野·小河弯又弯民宿内,来自长沙的李先生一家,正沉浸式享受山乡夜晚的惬意……
昼有清凉趣,夜有静谧甜。“清凉大围山”的火热贯穿了整个夏天。
“今年暑期,超50万人次到访大围山镇,游客量同比增长约30%,带动文旅消费额提升28%。”大围山镇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里,藏着这座山水小镇的发展底气。全镇紧扣“强镇富市”战略,做实“两个年”建设,借着文旅融合的东风,书写着将“清凉资源”变“发展胜势”、从“一季热闹”到“长久红火”的转型答卷。
文旅火爆
“清凉大围山”热度持续攀升
单日游客量接近全镇户籍人口
九曲浏阳河,源自大围山。水的文章,被大围山镇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暑期游客特别多,单日游客量达到了5000人次。”大围山峡谷漂流相关负责人张毅的话语里,满是忙碌中的喜悦。市场热度直接反映在数据上:截至8月底,今年这个漂流项目线上线下售票超6.6万张,营收达787万元。峡谷漂流的火爆,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夏天,大围山镇(不含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单日接待游客量最高突破2万人次,这一数字已接近全镇户籍人口总数。
昼有清凉趣,游客在大围山峡谷漂流、戏水,尽情享受清凉。
据统计,大围山镇共有备案涉水项目19家,其中今年新增6家。这些涉水项目共同构建起吸引力足、互动性强的亲水旅游矩阵,呈现出“多点开花、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水上项目数量众多,如何避免同质化?大围山镇给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引导各项目发挥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作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自由岛格外亮眼:项目利用林间空地,在翠竹环绕的中心岛上,布置吊床、休闲椅和懒人沙发等设施,营造出“度假式、松弛感”氛围,深受年轻人喜爱。“从7月11日试营业到8月底,总营收超300万元。”项目负责人鲁雍平介绍。
与此同时,濠溪湾森林水世界依托3万平方米场地,推出30余种无动力水上项目,打造“全天玩不重样”的水上乐园;溪边悦以“瀑布咖啡”为特色,将自然景观与休闲消费融合;走马山水乐园借助清凉溶洞资源,营造神秘新奇的玩水体验;鲤鱼坝梦幻乐园聚焦亲子市场,打造安全又有趣的水上童话世界……
大围山镇引导镇域内涉水项目发挥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其中,濠溪湾森林水世界依托3万平方米场地,推出30余种无动力水上项目,打造“全天玩不重样”的水上乐园。
文旅的热度,还藏在优质的农产品里。这里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小气候”,加上浏阳河源头的优质水源,孕育出优质的大围山水果。
早桃、杨梅、红宝石李、黄桃、翠冠梨、鹰嘴桃、黄金梨、圆黄梨……从暮春到深秋,大围山镇的2万亩水果不断档、处处鲜,“采摘游”也成为很多游客来大围山的必选项目之一。今年,大围山水果生产基地成功入选湖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主打产品“大围山梨”不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更接连斩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中部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围山镇党委、政府今年主动“走出去”,不仅把水果文化旅游季活动搬到长沙开福区方圆荟南广场,让长沙市民选购来自浏阳河源头的各色名优水果,还将大围山黑山羊“端进”2025香港美食博览会,推动浏阳黑山羊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大围山镇主动“走出去”,把水果文化旅游季活动搬到长沙开福区方圆荟南广场,让长沙市民选购来自浏阳河源头的各色名优水果。
夜幕降临,大围山镇的文旅热度依旧不减。白沙夜市升腾的烟火气、“浏阳有戏·国潮白沙”乡村剧场浓郁的文化氛围,将游客的消费体验从白天延续至夜晚。
昼夜相连的体验链,正悄悄把“流量”变为“留量”。“游客来到大围山,无论住在哪里,晚上都可以来白沙看一场戏、逛一逛古街、体验一次夜游。”白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勇向各地游客发出热情邀请。
投资火热
民间资本青睐大围山
千万级宿集群崛起
水的灵动令人畅爽,山的诗意让人沉醉。森林覆盖率84%、坐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围山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宿生长基因。
湖南陌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楚东村“乡村CEO”)刘志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浏阳伢子,在上海闯荡多年后,于2015年回到家乡创业,一眼就相中了大围山镇的山水资源。
“过去总说‘故乡容不下肉身’,现在发现‘故乡能安放灵魂’。”此前从事设计类工作的刘志富,十分注重乡居民宿与自然美学的有机融合,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到“城市灵魂”和“乡土元素”的深度链接。
自从在大围山镇建成首家民宿“唯山居”以来,刘志富陆续在当地投资6家高端民宿。今年营业的山山来迟民宿总投资1500万元,5月底开业后迅速走红,14间客房每到周末都被预订一空,“今年暑假,我们旗下7家民宿预订率超90%,周末客房全部满房。”
随着民宿经济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涌入大围山。因为相中了大围山镇的山水资源,刘志富在当地投资建设了陌野·小河弯又弯等七家民宿。
民宿的兴起,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也成为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磁石”。
年近六旬的申奕,最初与几名老友选择大围山镇,本是看中这里的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打算抱团养老。然而,这片被竹林云海环绕的静谧土地,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业转折——他们将闲置民房精心改造为高端民宿“围山云起”,不仅吸引了大量寻求放松的都市游客,更一步步成长为备受认可的标杆项目——成功获评国家甲级旅游民宿,也是长沙市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宿。
夜有静谧甜,位于大围山的云野有枫民宿保留山居诗意,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被自然治愈”的宁静感。
在千亩森林与潺潺溪流的环抱之中,云野有枫民宿宛若一幅天然绘就的“山居秋暝图”。主理人李浪是一名“85后”浏阳伢子,2023年返乡创业,他打造的“云野有枫”以在地自然元素为灵感,保留山居诗意,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被自然治愈”的宁静感,一举登上被誉为国内民宿品牌“奥斯卡”的“黑松露出行推荐榜”;曾在广东江门经营服装生意的张同兴,敏锐地察觉到同幸村民宿业的发展潜力,毅然带着儿子张悦回到家乡,投资近千万元打造“柚见山”民宿,旨在构建一个“生长于自然中的家”……
对于市场的动向,资本总有着敏锐的感知。随着民宿经济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涌入大围山,与文旅发展大潮形成“Buff叠加”。
金融活水的精准注入,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支点。今年,陌野·小河弯又弯民宿准备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瀑布咖啡”“水上清吧”等项目,以进一步吸引客流。因流动资金缺口面临升级瓶颈,当地金融机构适时推出“民宿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依据经营现金流精准提供信用贷款,迅速化解难题。“获得资金支持后,我们很快就推出了一些新项目,更好地满足了客人的需求,整年的营收大概提升了20%。”该民宿店长邹志斌表示。
这一金融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也吸引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据统计,大围山镇今年新增民宿20余家,目前已集聚民宿130余家,包括1家国家甲级旅游民宿围山云起,以及白沙白、云野有枫、陌野·小河弯又弯等3家省五星级旅游民宿,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精品民宿有16家。今年6月,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发起成立湖南省避暑康养旅居联盟,大围山镇民宿聚集区位列联盟名宿榜单。
更难得的是,民宿的兴起不仅带来了社会资本,也激活了村民的“创业热情”。“建新民宿花费大,我们鼓励村民改造闲置房屋。”吴勇带头实践,引导村民发展民宿。如今白沙村已有民宿30家,今年新增“春风雅阁”“山里山外”“码头记忆”等6家民宿,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增收。白沙村“乡村CEO”、“90后”创业者谢仁杰介绍,现在的白沙村吸引了更多年轻人驻足,咖啡馆、酒吧、烧烤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连蒸菜馆都新开了7家。
在大围山村,高大的树木漫山遍野,与山脉、河流构成了一幅绿色画卷,当地芋头组、安洲组等5个村民小组、52户村民经营起避暑民宿生意,山间凉风“吹”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避暑客。“这是我们第五年来啦!”长沙的游客周玲和老伴走进芋头组的山语民宿,“这里空气好、温度低,包吃包住一个月才几千块,比出去旅游划算多了。”
附近的“金三角”民宿生意同样红火,10多间客房早被预订一空。“这几年,和我一样翻新房屋做民宿的村民越来越多了。”民宿老板肖业伟说,“主要接待的是长株潭的客人,一般都是7月初来、9月底回,很多客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租房长住。”
始于民宿,不止于民宿。大围山镇鼓励村民利用自有资源参与文旅发展,开发露营、溯溪、漂流、村晚、研学等延伸项目,丰富游客消费场景,打造“民宿+”多元业态。陌野旗下民宿开发“踩溪谷”项目,让客人跟着村民去山间溯溪;浏河源村的民宿,让客人跟着当地果农去采摘水果、品味新鲜;同幸村的民宿,则联合研学机构,让游客观摩养蜂、体验摇蜜……
火的密码
将“流量”转为“留量”
交出文旅融合优异答卷
接得住“泼天流量”,靠的不是一时运气。大围山镇坚持党建引领、主动作为、融合赋能,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的优异答卷。
——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这是大围山镇文旅乘势而上的基础。抢抓东区“一山四镇”协同发展机遇,编制《大围山旅游总体规划》,全力擦亮“大围山镇民宿聚集区”金字招牌,重点对民宿的总体规划、发展方向和重点区域进行明确,确定了高端精品化、中低端集群化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同时,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1+1”“1+N”“N+1”“N+N”联合建房方式,鼓励农户与城镇居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改建、联合新建、流转宅基地和房屋,破解民宿“建在哪”“怎么建”的根本性难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是大围山镇从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刘志富所说:“我们看中的不只是大围山的山水,更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大围山镇政府,“政策上门”早已成为工作常态。为了帮助溪边悦瀑布咖啡项目尽快落地,镇里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从选址、审批到施工,全程跟踪对接;针对宇森新能源、群富扩建等项目的前期审批,镇干部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遇到的用地、用电问题。
“大围山的资源好、环境好、服务也好,所以我才愿意来投资,也愿意与村民们分红。”濠溪湾森林水世界投资人罗汉表示。
今年以来,大围山镇已成功引进溪边悦瀑布咖啡等8个精品项目,涵盖沉浸式休闲、山地运动等新兴领域。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这是大围山镇“留住游客”的关键。今年,大围山镇稳步推进S201线水毁恢复工程与S324线提质改造工程,申报市规道路5.46公里,持续优化辖区交通路网,有效缓解了“旺季拥堵”的难题。
白沙村污水处理管网竣工投用,让古镇的溪水保持清澈;移民广场、生态监测站等项目加快推进,提升了景区颜值。“以前来大围山,最怕路上堵。现在路好走了,住的地方也干净舒适,下次还想带朋友来。”来自长沙的游客王女士说,她今年来大围山两次了,每次都有很不错的体验。
与此同时,大围山镇不断优化软环境,着力打造“围山红”党建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向精细化、全面化发展。“湖南好人”李远护退休后,在文明旅游引导、交通疏导、文化宣传等领域持续奉献;党员志愿者罗玮把古镇故事、特色美食编成顺口溜,生动传播大围山魅力;“红袖章”安全劝导员易理珍每天沿着河岸巡逻,守护游客安全……这抹跃动的“志愿红”,成为大围山镇最温暖的底色,让八方来客“安全游、放心游、舒心游”。
——全员发力共同富裕,这是大围山镇发展文旅产业的最终落脚点。大围山镇不断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浏河源村采用“公司+村集体+村民”入股模式,仅濠溪湾一个项目就为村级集体创收近80万元;白沙村对鲤鱼坝梦幻乐园项目实行“保底租金+30%利润分成”,有效保障了村集体稳定收益;中岳村、大围山村等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以土地、房产租赁等方式,持续获得租金收入。
“依托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等于一体的大围山溪谷乐园和峡谷漂流等项目,村集体经济今年将增收70多万元。”大围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运国说。
村民的日子也日益红火。除土地流转租金、房屋租金、入股分红外,家门口的文旅项目提供超过2000个岗位,日薪逾百元成常态。
“每天我们都要安排100多名员工,其中有70多名本地人从事安全员、保洁、厨师等工作,去年发放工资300万元。”濠溪湾森林水世界负责人张忠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自主创业,纷纷开办起餐饮店、特产店等各类经营业态。同幸蜂蜜、白沙豆腐、水果、黑山羊等大围山特色产品,也因品质优良,备受游客青睐。“游客多了,生意就好做了,大家都觉得‘日子红火有奔头’。”大围山村村民朱明新在峡谷漂流入口附近经营一家小店,销售水枪、拖鞋等,暑期日均销售额上千元。
此外,大围山镇探索实施的“后备厢计划”“巧妇计划”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当地妇女将果干、姜等乡土特产,通过线下展销和线上直播销往全国各地。村民“珊珊姐”通过电商直播,年销售额突破45万元,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
“截至今年8月25日,大围山镇居民在我行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了6773万元。”浏阳农商银行大围山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流量”转为“留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围山镇的“火”,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大围山人的奋斗答卷。大围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祥谋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湘赣边乡村振兴新样板,打造长株潭文旅融合新标杆”发展目标,奋力推进现代化全域旅游名镇建设,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丨刘志光 徐 旻 彭红霞
编辑:张 翼
校对:张司宇
审核:李 璀 刘志光 谭 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