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广元②
“5号桌一份酸菜饭、8号桌加一份白龙湖生态鱼……”8月31日中午,广元昭化区昭化镇月阳客栈老板赵永丽忙得脚不沾地,洪亮的吆喝声在厨房与餐厅穿梭。得益于古镇旅游的持续火热和地道的农家风味,每到周末,她的客栈几乎全部满员,生意十分红火。
月阳客栈
月阳客栈位于昭化镇天雄村沙湾亭,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不足3公里。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赵永丽发展民宿提供了天然便利。“我们是全村第一家由自家房屋改建而成的民宿,较多地保留了川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赵永丽介绍,客栈依托周边自然风貌、田园景观和农耕文化等资源,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回归自然的体验。
在天雄村,像赵永丽一样,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传统文化吃上“旅游饭”的农户还有很多。但火爆的场景岂止在农家客栈。
孩子们在村史馆参观学习
走进天雄村村史馆,石磨、煤油灯、耕犁、农具等老物件映入眼帘,一张张新旧对比的照片无声诉说着历史、乡情与乡愁……一到节假日,这里便热闹非凡,许多周边村民、外地游客以及研学团队慕名而来,感受乡土变化,寻找乡愁记忆。
“村史馆是留住乡愁的地方,也是告别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见证,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源泉。”天雄村村史馆讲解员张大奂说,自从建起村史馆,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村史馆已成为村上的一个旅游景点。小小村史馆,不仅浓缩过往、寄托未来,更是故土留根、文脉传承的精神原乡。
天雄村某客栈一角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近年来,天雄村坚持内外兼修,一方面搭乘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的“快车”,农文旅融合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乡贤、文化人才和离退休人员参与乡村文明治理,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打造天雄乡村文明新格局,吸引了更多市民和游客来此寻觅乡愁。该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蒋师帅 川经瞭望记者 刘婕 侯东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