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还能参观吗?”8月29日傍晚五点半,威海市方志馆内灯还亮着,威海市民丛宏走进来问道。
“可以。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参观,更好地宣传推广威海的市域文化,暑期我们把闭馆时间延长了1.5个小时,现在六点半才闭馆。”听了正在值班的威海市方志馆办公室负责人季红志的回答,丛宏立即转身把同行的几位朋友邀请进馆内,来自潍坊青州市的吴女士是其中一员。
在建置沿革展厅的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图前,丛宏和吴女士边看边讨论,逗留许久。此前,丛宏曾与吴女士同游青州博物馆,也曾看到同一时期的一幅地图,但因为展示的具体年份不同,两幅地图上城池略有差异,引起了她们的兴趣。“这次朋友来威海,我特地邀请他们同游威海市方志馆,把威海的历史文化也展示出来。”她笑着说,因为朋友家的孩子在沙滩上玩得时间比较久,抵达方志馆时已经到了闭馆时间,没想到馆内推出了延时服务,让朋友的这趟旅程能圆满而归。
同样受益于延时闭馆的还有刚下班的迟佳翔。仅管他到威海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已有半年,受下班时间一致的影响,他还是第一次走进“隔壁”的威海市方志馆。在海螺听音区,他边看边听边玩,回味儿时熟悉的方言俗语。走到VR虚拟现实设备时,身临其境地感受渔捕文化。他还通过扫描二维码,通过语音导览服务,更深入地了解了甲午海战时威海卫发生的故事。“我感觉,这些数字化升级手段,让威海的文化从静态的展陈中‘活’了起来。”迟佳翔说。
临近傍晚六点半,威海市方志馆内参观者不减反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活泼好动的孩童,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仍在各个展厅里驻足探索。“我们的初衷就是,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于此静享清凉的同时,了解威海,认识威海,爱上威海。”季红志说。
暑期延时闭馆的1.5个小时,看似微小的时间调整,实则是文化服务对市民游客需求的精准回应——它打破了“下班即闭馆”的时间壁垒,让上班族能卸下疲惫后触摸家乡历史,让游客能灵活衔接行程、不留文化体验的遗憾,更让暑期的学生们在拥有了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去处,真正实现了文化服务“不打烊”。
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7月至8月,威海市方志馆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创开馆以来单期接待量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量增长约1500人次,增长率达42.9%。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吸引入馆参观的游客达480余人次,占总接待量的9.6%,占同期新增接待量的32%。延长开放时间措施成效显著,进一步激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伟 郑莉 见习记者 董雨喆 通讯员 张梅 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