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九哥提供的的回忆:老底子上海的下只角指杨浦,闸北,普陀,这几个区域外来人口比较多,治安稍微差一点,杨浦变成下只角的原因是这里工厂比较集中的区域,大量的工人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一点,具体表现为杨浦流氓多,有一段时间杨浦残障人和戆度比较多一点。
杨浦打架比较多,出了几个有名的大流氓,这种地方的名气随着流氓的名气就传出去了,就像长白新村。
有老克勒回忆当年住在长白新村很多年,读小学时大概1976年,父母单位分到一套房子,是二楼的一室半,卫生间是两家人家合用的,当时分到的是最顶头一间,有一只阳台,带转角的阳台,经常在阳台做功课。
房子对着大的通道,一直可以走到延吉东路,来来往往人很多,靠在阳台上可以看看野眼,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现在房子还在,只是改造过了。
有一年在外地插队的小娘娘回上海,跟她在一起坐在阳台上聊天吃瓜子,突然阳台下面空地上有一帮子人开始吵了起来,突然有二个人手里拿着二根钢筋奔过来,另外有十来个人手里拿着扫把和木棍,就是二个对十个准备打架。
十个人这一方带头的是长白新村有名气的大吊车,不知道哪一方先动手双方打了起来,对方一钢筋就把大吊车的头打开花了,血流了出来,这个家伙抬硬的,他跑到边上的房子打开露天的水龙头,头低下去,用自来水冲头上的血,一边冲水一边还指挥其他人继续上,后来派出所来人了带走了两方的头,过了几天看到大吊车头上包着纱布,笑嘻嘻跟人开着玩笑。
所以长白新村出流氓是真的,可能住在黄埔静安区的无法体会和理解,过了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小规模的严打,阿拉叫刮台风,台风把流氓都刮进去后,社会治安就慢慢好转了。
过了几年长白新村还开了长白商场,里面有国营饭店,只要花三元钱就能吃上铺桌布的上菜台子,九角钱一盆很大的红烧鱼,令人难忘,由于当年工资只有三十多元,平时是不可能上饭店吃饭的,只有等到亲戚朋友结婚才可能上饭店,当时有小青工出去玩,白衬衫的上衣口袋里故意放五元钱露出一只角,叫黄鱼头,用又不用,装神气的样子。
一直到一九九九年父母才把长白新村的房子置换掉了,有可能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不知道上海杨浦区有一个长白新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