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以其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成为上海市民首选休闲地,中外游客必到打卡点。“十四五”期间,黄浦锚定目标,紧贴民生需求,顺应发展趋势,以高质量的产城一体推动景城一体,打造一处处让市民游客可沉浸、可感知、有共鸣的家门口的好去处和旅游目的地。
矗立在九江路百年剧院人民大舞台之上的亚洲大厦,白天看上去是一幢平平无奇的写字楼,一入夜就热闹起来——这幢21层高的大厦里,藏着19个“星空间”小剧场,音乐剧、话剧、舞剧、脱口秀、喜剧秀等多种演出形式和谐共生。
把亚洲大厦视作上海演艺大世界的核心地标并不为过。经过“十四五”的持续推进,演艺大世界已经成为“剧场、演艺空间全国密度最高”“名家名团名剧首演首秀最频繁”“演出场次、观演人群最集聚”的剧场群。截至目前,黄浦区已汇聚各类活跃的演艺新空间超过100个,是2020年的近三倍,以演艺驱动消费的新模式,让看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从亚洲大厦“出发”的星空间,正是“十四五”以来演艺大世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旧写字楼里常见的“鱼龙混杂”景象:二楼展销厅里卖珠宝、卖手表、卖皮草,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
阮豪,当时的亚洲大厦物业管理方。他后来被更多人熟知的身份是:星空间运营方、上海亚华湖剧院经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回忆彼时,“展销会的商家在电视里打广告,地址就写人民大舞台二楼,导致很多人以为是我们办的,打电话来我们还要一个个解释。”清退商户,成为阮豪迫在眉睫的“功课”。
这时,一位名叫汉坤的男人带着一部叫作《阿波罗尼亚》的音乐剧找到了阮豪。很快,亚洲大厦的第一个变化发生了。
原本的老旧写字楼一跃成为了星空间的主阵地。入夜的魔都华灯齐放,“星空间1号”传出了时而龙吟虎啸、时而缠绵悱恻的歌声——这里被100%还原打造成剧中实景,观众可以一边喝酒,一边观看本就发生在小酒馆里的故事,完全打破了与演员之间的距离。
那位名叫汉坤的男人,正是“一台好戏”的创始人,他带来的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令观众耳目一新。很快,《阿波罗尼亚》一票难求,让亚洲大厦“星空间”,逐渐成为上海在建设“亚洲演艺之都”路途上的领头羊。
五年来,从亚洲大厦到上海大世界,再到南京东路上的第一百货和世茂广场,短短几公里的路程里,上演了打造59个星空间小剧场,举办23644场演出,吸引150万人次观众的奇迹。
“一年20个星空间,五年100个星空间”是阮豪的雄心壮志。就在采访当天,阮豪向记者透露,第五期星空间已“花落”新天地。9月27日,音乐剧《梅尔泉》将在太平洋新天地·星空间首演。
回望这五年,可以让阮豪引以为豪的事有很多。
五年中,观众变得多元化,年龄跨度大,既有学生,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中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去过剧场看戏,都是因为星空间而走进了更大的剧场。”
五年中,从中国首部将版权输出海外的原创音乐剧《翻国王棋》,到首部在海外驻演的中文原创作品《蝶变》,以及即将在下半年赴韩国和日本驻演的音乐剧《#0528》和《梦微之》,中国原创剧目出海通道的逐步贯通,正是得益于黄浦区对演艺大世界、演艺新空间不遗余力地建设。“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市场的成熟,创作者聚集地越来越多,演艺大世界从海纳百川的‘码头’变成文化高地的‘源头’,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不仅仅“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来黄浦,文旅商体展融合消费的选择还有很多。近五年间,在黄浦,处处是景、时时宜游,新赛道、新引擎比比皆是:中国第一个密室、第一个演艺新空间、全国首个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30余处的元宇宙文旅项目,推动黄浦成为文旅新业态高地;黄浦还成功打造了外滩国际电竞中心、INS新乐园、无畏竞技场等多个电竞综合场馆,引进全球顶尖电子音乐节品牌——Tomorrowland,在黄浦滨江世博园区打造集电竞、游戏、音乐等多元业态融合的“INS外滩游戏乐园”,成为活力满满的文旅商体展新引擎。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孙超慧 李伽钵
视频 / 盛寅敏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