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奈良市区内的中院町,隐藏着一座日本最早的寺院,名为“元兴寺”。它的前身是法兴寺,也被称为“飞鸟寺”。1998年12月2日,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元兴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6日下午,游览完郊外的药师寺后,我乘坐公交车返回市区。穿过热闹的商业步行街,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子,终于找到游人罕至的元兴寺。这里简单朴素的东门原本是东大寺西南院的门,于1411年搬迁至此,成为元兴寺的正门。
公元587年,佛教经过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大臣苏我马子在飞鸟地区修建法兴寺。公元718年,随着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将法兴寺也搬迁于此,改名为“元兴寺”。公元1196,元兴寺遭雷击,几近烧毁,寺庙衰微。如今,仅存极乐堂和禅室。
1.极乐堂
购买门票,进入寺内,迎面便是极乐堂,原本是东僧房南部小屋,乃奈良名僧智光的住所。1244年,改造为极乐堂,供奉着智光命人描绘的梦中所见极乐世界,被称为“智光曼陀罗”。
2.禅室
在极乐堂的西侧,紧邻着一座长条形建筑,由四间房相互连接而成,乃寺院内僧人念佛和讲经的场所,被称为“禅室”。过去,在元兴寺内,对称分布着众多这样的房屋,被称为“大房”。
3.屋檐瓦片
站在寺内西南角的高地,可以看到极乐堂和禅室屋顶的瓦片。其中,极乐堂西面和禅室东南角的屋顶,依然铺设着法兴寺创建时的原瓦,赤褐色和黑色瓦是飞鸟时代,白色瓦是奈良时代,灰色瓦是昭和时代。
4.石刻遗存
在寺内南边的空地上,整齐排列着大量的石刻,包括柱础、佛塔、石碑、佛足石、小佛龛等。其中,有三块巨大的柱础石,推测为元兴寺讲堂的遗物,在1998年出土于中新屋田町。
这里的石佛塔数量最多,被称为“浮图田”。它们原本散落在附近的田野,大部分属于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由五个部分组成,俗称“五轮塔”。
在寺内东南角的法轮馆内,以奈良时代的元兴寺五重小塔模型为中心,陈列着板绘智光曼荼罗、阿弥陀如来坐像、圣德太子立像、弘法大师坐像、彩色印佛和木片经书等珍贵文物。可惜,展厅之中,禁止拍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