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中国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点燃了无数人心中那簇不甘平庸、活出自己的火苗。“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片中,小猪妖翻越浪浪山,和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团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浪浪山外有什么?真经哪里取?小妖怪们不妨来趟江苏看看。
《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剧照
在经典86版《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就藏着不少江苏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扬州瘦西湖、苏州狮子林、无锡善卷洞……每一处取景地都承载着江苏的人文历史底蕴,足以成为小妖怪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壹扬州:瘦西湖 大明寺 个园
《除妖乌鸡国》取景地
扬州是86版《西游记》的第一个取景地,剧组在瘦西湖、大明寺和个园,拍摄了试播版剧集《除妖乌鸡国》。
其中,师徒四人露天拜见乌鸡国国王的宫殿实景就是在瘦西湖的五亭桥。
剧照:乌鸡国的宫殿
取景地:瘦西湖五亭桥
瘦西湖的美不必多说,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五亭桥、白塔、小金山等景观交相辉映,构造出以湖为主,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
图源:视觉中国
唐僧师徒踏入的“宝林禅寺”,其实是扬州的大明寺。为贴合剧情,剧组特请扬州国画院书画家李圣和题写“宝林禅寺”匾额,替换了原寺门匾。
剧照:乌鸡国“宝林禅寺”
取景地:大明寺
这座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时期的古寺,以“淮东第一观”闻名天下,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鉴真大师曾在此讲经弘法,东渡日本。栖灵塔是大明寺的标志性建筑,隋朝时就已建成,登塔可俯瞰整个扬州城。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墨客都曾登临此塔题诗。
图源:视觉中国
太子觐见假国王是试集拍摄的第一场戏,也就是说,《西游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个园宜雨轩拍摄的。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的戏份,也取景于个园的春山月洞门。
剧照:太子觐见“国王”
取景地:个园宜雨轩
剧照:乌鸡国国王托梦
取景地:个园春山
个园建造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的宅邸园林,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冠绝一时,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图源:视觉中国
对浪浪山的小妖怪们来说,扬州或许就像是江南文人们的“诗意栖居地”,藏着他们未曾吟诵过的诗词歌赋。春之葱郁、夏之清幽、秋之旷远、冬之素净,四季皆闲适,宛若踏进一个可以不砍树、不刷锅、不做箭的温柔世界。
贰
苏州:盘门、甪直古镇、狮子林、天平山
《趣经女儿国》《坎途逢三难》取景地
《趣经女儿国》算得上全剧的经典片段之一,美丽的女儿国就在苏州不少景点取景。
唐僧师徒乘船进入女儿国经过的那座城门,正是苏州盘门。
剧照:乘船进入女儿国
取景地:盘门景区水陆古城门
公元前514年,吴国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太湖以东构筑起一座气势雄伟的“阖闾大城”,盘门便是阖闾大城的八座城门之一,古称“蟠门”。现存的砖砌城墙重建于元末明初,包含了水陆城门及瓮城。战时守城防御,汛期可防洪水,平时水陆通行,是我国古代水陆并联式城门的杰出范例。
坐落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的盘门景区,除了拥有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古城门,还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和吴门古桥,三景屹立在护城河畔,一同勾勒出苏州古城美轮美奂的轮廓线。
图源:视觉中国
师徒四人进入女儿国走过的小拱桥,是甪直古镇的进利桥。这座“神州水乡第一镇”拥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称“甫里”。古镇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圣寺,有课本里的万盛米行、河埠头,还有明清老宅沈宅、萧宅……白墙黛瓦、青石街道、幽深小巷,无处不透露着江南的温婉与精致。
剧照:女儿国的拱桥
剧照:甪直古镇进利桥
苏州古迹遍布,亦有妙然成趣的古典园林。女儿国中的不少经典场景都是在狮子林拍摄的。园内指柏轩、立雪堂,被分别布置成了女儿国国王的宫殿和寝宫。匾额、海棠门、峰石、假山、拱桥、栏杆……随着镜头悉数可见,移步换景,清幽妙丽,将女儿国的神秘氛围烘托得十分到位。
剧照:唐僧在女儿国
取景地:狮子林燕誉堂
其中,鲜艳的彩绘玻璃窗,是狮子林的独特标志之一。唐僧师徒四人进门的地方,是狮子林燕誉堂北厅,周边则是女儿国的客栈场景。在唐僧师徒出入驿馆和迎来送往的过程中,彩绘玻璃的出镜率也非常高。
图源:视觉中国
在苏州,还有一座少见的山地园林——天平山庄,是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所建。西游记《坎途逢三难》这一集中,唐僧师徒四人从天平山庄外牌坊,途经宛转桥进入范参议公祠(剧中菩萨化身的富贵人家),随后发生八戒撞天婚情节。
剧照:师徒四人途经牌坊
取景地:天平山庄东部牌坊
剧照:看见一户富贵人家
取景地:范参议公祠
天平山庄位于天平山景区内,景区里的桃花涧庆源桥、乾隆御道也是《除妖乌鸡国》《趣经女儿国》的拍摄地。这里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素有“吴中第一山”之美誉,名列“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以“红枫、奇石、清泉”享誉海内外。秋日宜登天平山顶,将吴中的美景尽收眼底。
图源:视觉中国
取经至苏州,置身在精雕细琢的江南园林中,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可能会不禁感叹,人类竟把山水草木安排得如此讲究,难道这就是“人间天堂”的模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也能沉淀出比深山老林更绵长的韵味。而姑苏城外也不只有寒山寺,还有湖畔山野、小桥流水人家……氤氲着明媚的人间烟火气。
叁无锡:善卷洞
《坎途逢三难》取景地
《浪浪山小妖怪》里有大王洞、双犬洞,《西游记》里有盘丝洞、莲花洞、黄风洞……神仙妖怪们似乎都喜欢栖身于洞穴之中。而黄风洞的现实原型则是无锡的善卷洞。在《坎途逢三难》这集中,唐僧师徒遭遇黄风怪,被抓到了黄风洞,正是取景于善卷洞的上洞。
剧照:黄风怪所在的黄风洞
取景地:善卷洞上洞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善卷洞就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溶洞景点。相传四千多年前,虞舜要将“天下”禅让给善卷先生,善卷不肯接受,逃至螺岩山洞中隐居,善卷洞因此得名。
善卷洞的上洞岩石景象奇异,有如云雾般缭绕布满山洞,非常符合《西游记》里黄风洞 “怪石嵯峨,岭头高耸接青霄;陡涧深崖,崖下狂风吹地府” 的设定。当年剧组还特意接上一段钟乳石用来绑唐僧,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
图源:视觉中国
善卷洞除了取景的上洞,还有中洞、下洞、水洞,各个洞穴的景致也大不相同。中洞,“砥柱峰”,庄严肃穆、宛若巨人;“狮王”“象王”,相对而立,目光炯炯。下洞,“莲藕”,层次分明、形态逼真;“通天石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移步异景,争奇斗艳。水洞是一条长达120米的地下河,可乘船游览,感受“船在洞中行,桨朝天上撑”的奇妙体验。
图源:视觉中国
考不上的大王洞似乎成了小猪妖的心结,不如暂且放一放,先来善卷洞避个暑,感受与众不同的绮丽景观,寻觅常年23°C的清凉,或许就会收获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心境。善卷洞周边还有众多人文古迹,如三国时期的 “国山碑”、晋代的 “祝英台琴剑之冢碑”、唐代的 “碧鲜庵碑” 等,可以给小妖怪们涨涨人间新知识。
肆镇江:焦山
《困囚五行山》取景地
唐僧出生之时,母亲殷小姐就被贼人掳掠。贼人想要杀死小唐僧,殷小姐趁贼人不备,来到江边,将小唐僧放在木板上,推放进江水里。幸亏金山寺法明长老救下小唐僧,收养于寺中,起名“江流儿”。
86版《西游记》就在镇江焦山对面的一片浅滩上拍摄了这段故事。其中众和尚奔跑救“江流儿”的戏,只要到过焦山,一眼就能看出场景是焦山的“三诏洞”。
剧照:“江流儿”漂浮江面
取景地:焦山江面
剧照:和尚奔跑救“江流儿”

取景地:焦山三诏洞
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被誉为“江中浮玉”。
作为“镇江三山”之一,它有始建于东汉的定慧寺,寺内古木参天;还有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石刻,是历代书法家推崇的“大字之祖”;岛上植被覆盖率高,漫步其间可赏江天一体的景致。小妖怪西游团的江苏之行不妨就在这场江岛游中愉快收尾吧,览江河胜景,听长江诉说远去的故事。
图源:视觉中国
重温经典剧集,寻访人文古迹
浪浪山外的世界其实无比广阔
你呢?走出心中的浪浪山了吗?
一起在阅览风景的途中
用脚步丈量自然,见山见水见自己
找寻真正喜欢的模样
文稿/金冉
部分资料来源:扬州发布、TOP苏州、苏州发布、苏州园林研究所、吴中发布、宜兴善卷洞风景区、镇江发布、镇江文旅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