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清融媒】
这个八月,我们暂别城市喧嚣,与三十多名孩子一起走进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静时光》的精心组织下,开启了一场充满生态意趣与自然学习的“湿地守护者”研学之旅。
【视频】
活动现场,七星河湿地自然教育导师为孩子们生动讲解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结束后,孩子们乘坐观光车前往七星河湿地观鸟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兴奋地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栖息于此的各种鸟类。白琵鹭翩跹起舞,野鸭成群游弋,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认真记录下鸟类的特征与行为,眼中充满了发现自然的惊喜。
观察结束后,每个孩子都认真撰写观鸟笔记,用文字和图画记录所见所感。在分享环节,多位小朋友主动朗读自己的日记,有的描述了鸟儿捕食的敏捷瞬间,有的记录了不同鸟类的鸣叫特点,还有的写下了与自然对话的内心感悟。一字一句间,尽显童真与发现的喜悦。
随后开展的“芦苇草编鸟窝”自然手作活动,将学习体验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芦苇编织技法,亲手将一根根自然芦苇编织成精巧的鸟窝。他们小心翼翼整理芦苇、交叉缠绕、固定结构,不仅锻炼了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更体会到与自然协作、为生命助力的成就感。
下午,在湿地宣教馆,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孩子们系统了解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价值以及常见鸟类习性。在VR互动体验中深化了对"地球之肾"的认知。
潘昀希:今天跟着《静时光》参加了研学活动,我们参观了鸟儿的外貌、生活习性。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些受伤被救助的鸟儿们,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们的爱心,我也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够参加此次活动,我万分激动,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保护湿地的知识,希望下次有这样的研学活动还能继续参加。
这是一次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体的生态研学之旅。孩子们用眼睛观察自然之美,用文字记录发现之趣,用巧手传递环保之心,真正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记者:徐娜 刘士杰
编辑:徐娜
校对:吕楠楠
审核:李晓旭监制:齐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