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李清燕
泸沽湖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其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特色在推动景区发展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8月29日,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暨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新闻发布会。
泸沽湖是川滇两省界湖,东临四川凉山盐源县,西接云南丽江宁蒗县,是全国三大高原深水湖泊之一。水域面积56.74平方公里,蓄水总量22.52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一类。四川泸沽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有蒙古、纳西、藏等12个常住民族,因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摩梭风情闻名于世,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
凉山州摩泸管理局局长、盐源县委副书记杨正伟在会上推介,从自然风光来看,泸沽湖有四季流转的湖山长卷。走婚桥横跨大草海,春看新苇破土,夏观芦苇摇曳,秋品金毯铺展,冬赏晨雾缭绕。情人滩的传说尽显浪漫、女神湾的晚霞浸染碧波,幽静的王妃岛、苍绿的后龙山、古朴的传统村落......这些美景在泸沽湖畔相映成趣。泸沽湖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7℃左右。当城市被高温炙烤时,游客朋友可在湖边闲坐吹风、自在放空,也可漫步格桑花海尽享悠然,每次呼吸都裹满大自然的草木清香,而到了冬季,当外面天寒地冻、万物萧瑟时,泸沽湖依然温润如春,你可以沐浴在暖阳下,静观湖光潋滟,或是围坐火塘边,感受摩梭人家的温暖与宁静。
从人文风情来看,四川泸沽湖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摩梭文化大家庭539户、非物质文化遗产45项、摩梭文化传承人196名。在这里,晨可听悠扬的摩梭民谣,午可看摩梭纺织等精妙绝伦的非遗技艺,暮可品火塘边醇香的苏里玛酒,夜可观欢腾的篝火交错。格姆女神的浪漫传说、木楞房的古朴构造、手工银饰的精致纹样、转山转海节的虔诚仪式......这些民族风情在摩梭家园交融共生。
杨正伟表示,泸沽湖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深度交融,不仅造就了不可复制的旅游吸引力,持续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更孕育出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独特景观。这种“共生共荣”的状态让其承载的活态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滋养,为泸沽湖打造文化景观遗产地筑牢了根基。
如今,泸沽湖以“文旅融合”为核心路径,将这份独特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既推动当地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品质驱动”升级,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新消费场景、提供多元化深度体验;更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在产业发展中活化文化传承,在文化保护中激活经济活力,走出一条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为泸沽湖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张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