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创新峰会在昆明成功举办
为全面贯彻《“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以文化铸魂、以生态筑基”发展理念、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区域经济振兴的指示精神,“2025全国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创新峰会”于8月23日在昆明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由中华网文化等多部门联合主办,以“山水人文·赋能未来”为主题,秉持“交流·分享·合作·共赢”理念,聚焦“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创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推介、专家对话、经验交流、媒体传播等多元化形式,共同探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构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创新发展新突破、助力我国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
大会现场
出席大会的有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福建省连城县、甘肃省临潭县、黑龙江省虎林市、甘肃省陇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黑龙江省南岔县、河南省驿城区、湖北省郧阳区、湖南省汉寿县、黑龙江省鸡冠区、江西省金溪县、山东省五莲县、山西省壶关县、西岭冰雪安仁文博国际文化旅游区、陕西省白河县、四川省剑阁县、陕西省凤县、四川省开江县、河南省西峡县、河北省赞皇县、浙江省天台山景区、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梁家村鱼亮沟的代表。
峰会上,来自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文旅代表、旅行社、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聚焦旅游形象体系构建、宣传推广路径创新及旅游品牌联动营销,力求在保护中传承文化、在发展中守护生态,最终达成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赢。
会上,张坚钟先生就《让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宜居宜游的美好生活空间》发表演讲。他提出了四个要点:一是旅游业正从传统的出游动机和景点目的转变为存在生活方式和传递文化价值,旅游目的地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空间。二是空间构建,打破游客与生活区的隔离,实现旅游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提质升级公共空间,双向适配基础设计,满足游客与居民的便利性需求,推动社区参与旅游规划,让居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三是文化共融,让游客理解文化,居民热爱文化,实现情感共鸣;生态共生,守护主客共享的绿色家园,实现生态与生活的和谐共生,并提升生态教育,改善生活品质,发展生态领域。四是服务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游客和居民的无差别化服务;智慧服务,建立主客共享的信息平台,提供便捷服务;安全保障,消灭安全死角,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感。同时,他还提到主客共享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空间构建和基础设计规划、探索文化共融和生态共生的新模式以及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提升游客和居民的满意度。
王琪延先生以《以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为题,他重点讲了农文旅融合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农文旅等休闲产业融合方法。他提出农文旅的融合业态,可以从内部融合和外部融合来进行,以主产业对标其他产业,通过农文旅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强调产业交叉带来的价值倍增。在演讲中他还提到“乡村旅游项目的十种死法”并举例说明,为大家提供了避雷参考。会上,他还给出了完善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建议。
同时在会上发表演讲的还有来自昆明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曾山先生。他作了《旅行社行业自媒体实战分享》讲解。这是一份旅行社行业内自媒体运营的经验,强调选择合适的平台、明确账号定位、避免运营误区、遵循内容发布黄金法则等。
文化为魂、生态为基。本次峰会遴选并推广一批兼具文化特色与生态价值的旅游品牌,通过资源推介与经验分享,推动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生态,推荐展示的全国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有:
山西壶关
生态壶关 康养胜地
壶关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因境内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壶关。
壶关历史文化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开始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西汉三老令狐茂、唐朝名相苗晋卿、清代诗人冯文止等历史名人史有贤名。唐代真泽宫、宋代天仙庙、金代三嵕庙、明代白云寺等文物古迹700多处,久负盛名。
壶关生态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52.6%,负氧离子含量1万个/立方厘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少有的避暑胜地。尤其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太行山大峡谷,是八百里太行最美的一段画廊。
壶关旅游资源富集,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泉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壶关区位条件优越,县域内铁路高速路四通八达,瓦日铁路、长安高速、环城高速和207国道均穿境而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线贯通,县境内有两个高速口,距长治机场、长治东站、长治南站只有20分钟车程,是长治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产业、创业就业的优越条件。
剑门蜀道剑门关(四川剑阁)
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
剑阁,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因“山峰如剑、栈阁相连”而得名。
剑阁历史悠久,底蕴厚重。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剑阁资源独特,名胜众多。“千年古道、千年古关、千年古柏、千年古城”璀璨绚烂,独具魅力。
千年古道——剑门蜀道。古称金牛道,是世界上遗存里程最长、保存最完好、资源最富集的人工古驿道,它的形成比古罗马大道更久远,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的活化石”,已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千年古关——剑门关。它是大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曾经是金戈铁马、烽火硝烟的三国古战场,“孔明立关”“刘备过关”“姜维守关”等历史故事都曾发生于此,因其雄踞蜀北、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这里还有横亘百里的丹霞绝壁,鬼斧神工的姜维神像,蜿蜒险峻的鸟道、猿猱道。
千年古柏——翠云廊。因清代剑州知州乔钵的“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的诗句而得名。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两旁,遗存自秦代以来人工栽植的近万株行道古柏,至今郁郁葱葱,形成了“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壮丽景观,被誉为“国之珍宝”“世界奇观”。
千年古城——剑州城。是古隆庆府所在地,雄壮的钟鼓楼,厚重的明城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位于古城东麓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唐代摩崖道教石刻造像群、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碑、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碑,被誉为“鹤鸣山三绝”。
湖北省郧阳区全景图
问道武当 探源郧阳
郧阳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隶属汽车之都十堰市,毗邻武当仙山,位于秦巴山余脉、汉江中上游、鄂豫陕三省边沿。
探源郧阳,惊奇无处不在。
探恐龙故地。亿万年前,恐龙漫步郧山汉水,繁衍生息。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是世界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群落,“龙蛋共生”世所罕见。
访人类老家。“沉睡百万年,一醒惊天下”。一百万年前,“郧县人”择水而居,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幕,写进最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梅铺人”、青龙泉遗址、大寺遗址,弹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辽瓦店子,抖落历史尘埃,演绎了四千年不断代的地下通史传奇;郧阳抚治,明成化年间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省级行政“特区”,创造了“坐镇汉江三千里,独领风骚两百年”的辉煌。
寻千年宝藏。万年的绿松石,护佑平安吉祥;千年的云盖寺矿,成就了世界绿松石之乡的荣光。生态修复后的矿山,成为遗址保护、科普宣传、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拜调水源头。位于丹江口大坝之上的郧阳,拥136公里库长,容70%水量,是名副其实的 “大水井”。“湖北移民看郧阳(郧县)”。为支持南水北调,郧阳历经两次搬迁、三次移城,18万人背井离乡,“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移民精神镌刻在新时代的丰碑上。
溯文化摇篮。汉江、汉字、汉族,汉文化的摇篮根深郧阳。尹吉甫采集《诗经》,屈原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行。府学宫里书声朗朗,大丰仓是湖北最古老的“天下粮仓”,博物馆触摸文脉悠长。
问道武当,探源郧阳。秘境武当的神奇,古老郧阳的厚重,在北纬30度的汉江史诗画廊,带给您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龙窖山龙潭瀑布(湖南省临湘市)
梦里瑶乡 避暑秘境
遥望浩瀚洞庭,傍枕天岳幕阜,千年洞庭气韵与瑶族文化交织,孕育出这片人间仙境——临湘市龙窖山风景名胜区。龙窖山位于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是古瑶文明发源地,瑶族早期千家峒,龙窖山堆石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老龙潭是溯溪、登山、观瀑的胜地。龙潭瀑布群从高处倾泻而下,似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倒映着天光云影;龙窖山自在安然营地更是集露营、烧烤、茶道、亲子研学等功能于一体;龙潭朔溪港1314米玻璃漂流惊险刺激,八级鱼鳞坝、365塔爱情天梯浪漫唯美;千年古银杏诉说着岁月沧桑,茶马古道见证着历史变迁;数百亩农耕采摘园四季瓜果飘香,洋溢着田园诗意;“一览众山小”的风光带与直冲云霄的瑶望台,更是成为数百万瑶胞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景区配套设施完备,气势恢宏的古瑶头腾大门彰显文化底蕴,高标准游客服务中心贴心周到,数百车位的停车场解决了后顾之忧。交通十分便捷,从武汉、长沙经京珠高速羊楼司镇入口,两小时内即可抵达;岳阳山河机场出发,仅需六十分钟。龙溪寨山庄、瑶乡情山庄等多个4星级旅游接待点,尤其是以梅池民宿为代表的住宿体验,每到夏季便一房难求。
在美食方面,龙窖山更是别具一格。糯米蒸鸡、瑶古豆腐、千魔芋等瑶族传统美食,传承着独特的生活习俗;梅池石蛙、全竹宴鲜香诱人;拦门酒、长桌宴等瑶族礼仪,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带来终生难忘的体验。
济公故居(浙江天台山景区)
来到天台山,一切皆圆满!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美誉。景区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景区内分八大核心片区,集宗教文化、自然奇观、生态康养于一体,是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和合文化发源地,更是“诗画浙江”大花园中的璀璨明珠。
天台山内核心景点有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的千年佛宗祖庭——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日韩天台宗祖庭;浙东唐诗之路精华所在,李白、孟浩然等诗人曾在此留下诗篇的天下第一奇观——石梁飞瀑。有仙道秘境——天台山大瀑布与以“雄、奇、秀、幽”著称琼台仙谷;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和合文化圣地——寒山景区、济公故居等经典景观,兼具生态康养与诗画意境。
作为“中国天然氧吧”,天台山森林覆盖率达97.87%,拥有4000余种动植物资源,是“浙江首批醉美景区”之一,其慈恩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全国试点。这里更是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李白等300余位唐代诗人在此留下1300余首诗篇,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启动大会曾在此召开。
作为和合文化发源地,寒山子归隐参禅的传奇赋予其独特精神内涵,全球和合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及省级传承生态保护区相继落户。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始丰湖行浸式夜游,结合声光电技术,呈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实景演出。
天台山,一座融自然奇观与文化瑰宝于一体的山水圣境,正以“诗画浙江”耀眼明珠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共赴一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金山景区(四川开江)
诗与远方·田城开江
开江县位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东连开州、南临梁平、西接达川、北依宣汉,地势平坦,农田连片,享有“中国田城”之美誉。
开江的山水自然成韵,绘就田城四季风光。开江拥有“三山微水七分田”独特肌理,孕育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金山景区、“天下第二汤”飞云温泉、国家水利风景区宝石湖、“蜀东第一禅林”金山寺、“城市氧吧”牛山寺城市森林公园等人文与自然景观,依托万亩大地田园景观生态本底,全力打造中国瓦雕第一村、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园、田米水乡、三里田园等凸显“田色彩”的新晋打卡地,建强稻田经济、赏花经济、夜游经济等“日游夜玩”全时旅游链条,绘就“春赏百花夏虾荷、秋品金蟹冬泡泉、一年四季美田园”的全季旅游图景。
开江的味道在街头巷尾,品味田城烟火滋味。城市综合体、开街、清河坊等核心商贸区弥漫浓浓烟火气,美食集市、田品展销、趣味娱乐共同烘托城市中心热闹氛围,随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全域推广,40万亩沃野良田培育出鲜嫩弹牙的冰镇小龙虾、清甜可口的大闸蟹、透白莹润的珍珠臻品,全荷宴、豆笋宴、橄榄酒、羊肉格格等人间至味抚慰人心,开江贡米、任市板鸭、竹溪豆干等“田城田品”衍生出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10余种,广大游客可邂逅人间美味、尽享田野食光。
金顶山景区 秋(河南驿城区)
金顶山下森林康养 天中福地休闲度假
驿城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古为皇家驿站,是驻马店市唯一的行政建制区,地处淮北平原和京广产业带,承东启西,贯南通北,自古就是中原地区交通要冲,其地“负山面淮,扼控颖蔡”,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
驿城区周边拥有嵖岈山、南海禅寺、薄山湖、宿鸭湖等丰富旅游资源。老乐山“八宫两观一拜台”古建筑遗址,是明末清初道观密集区,历来就有“南有武当山,北有老乐山”之美誉,为中原地区道家福地。
辖区内金顶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境内,总面积71平方公里。这里植被蓊郁,森林覆盖率超96%,1163种植物、204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素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景区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金顶紫雾如梦如幻,云空瀑绝壁飞流,还有形态各异的象形石;始建于唐玄宗年间的竹林寺香烟缭绕,神龙寨、云空寺、古长城等古迹遗址保存完好。景区内另有峡谷漂流、5D玻璃天桥、天梯滑道、生态滑草场等十几种刺激好玩的游乐项目。金顶山集登山健身、生态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是感悟自然奥秘的科普课堂,更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恐龙园(河南西峡)
界嶺华夏 美鄀西峡
西峡,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是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围绕“美在山水、乐在休闲、福在养生、悟在文化”的形象定位,西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打响“避暑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品牌。
西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6000年前,西峡就有聚居的群落。西周初年为鄀国属地,并设为白羽邑。公元前 524 年至 506 年曾是许国国都,秦时置析县。古史记载,西峡“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许多圣哲贤达、历史名人曾在西峡留下了传奇遗踪:孔子回车返鲁、屈原苦谏楚王、武则天建造行宫、李自成兵屯西坪操场,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苏辙、司马光等都曾游历西峡而留名作。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曾出任西峡县令,留下了 100 多首歌吟西峡山水田园风光的诗词佳句。
西峡还是屈原文化主要遗存地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重阳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恐龙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是西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西峡还是原宛西民团司令别廷芳实施宛西自治的大本营。
西峡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拥有被称为“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蛋化石群遗址等,已探明恐龙蛋化石埋藏量达数万枚,占全国总数的二分之一、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是震惊世界的“中国恐龙之乡”。
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甘肃省陇西县)
人文圣地,丝路药乡——甘肃陇西
陇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位于陇山之西而得名。这里以古老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渭河文化和悠久的李氏文化彪炳华夏文明史册,尤以天下李氏的“郡望”和“故里”而名扬海内外。
陇西拥有四季分明的怡人气候。夏日21℃的清凉,藏在桦林山的原始森林里,女娲湖畔的夏日清风里,树上牡丹的袭人芬芳里。冬日北国雪韵,在仁寿山化作“寿山晴雪”奇观,渭河冰面重现古人拖冰床的欢笑,雪国秘境里游人在围炉煮茶,静听雪落松枝、水沸茶开。
陇西拥有浓郁的人文风情。“天下李氏出陇西”,遍布海内的李姓族人以“陇西堂”为堂号,李家龙宫为全球李氏宗祠核心。古老的李家龙宫,古建巍峨,红墙绿植间燕鸣阵阵;异彩纷呈的莫建成艺术馆,以彩陶为媒,与仰韶、齐家文化古今对话;雄伟的威远楼,雕梁画栋,丹青彩绘;在仁寿山顶远眺县城,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美丽与宁静;畅游古莱坞,可以在女娲湖畔感受江南风情,观看沉浸式实景剧,可以感受渭水之畔的温情;进入“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可以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中草药的丰富多样性。陇西也正以“中医药+文旅”开辟康养新赛道,将康养融入夜市,中医智慧融入体重管理,形成了养生“新潮流”。
陇西拥有特色多样的非遗小吃。陇西腊肉、烧鸡粉、醪糟、荞粉、饸烙面、糖盒子等19种风味美食传承古韵都名扬省内外。
太行胜境 大美赞皇
赞皇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名字带“皇”字的县,山奇水秀、物阜俗淳,是京津冀休闲旅游首选地。
千年古县、底蕴深厚——赞皇是千年古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中国首批“千年古县”之一。
革命老区、英雄模范——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赞皇是八路军太行一分区司令部和冀西特委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享有“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
旅游胜地、风光旖旎——赞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绿、古、新”业态多样,依托生态优势,围绕“一区”(槐河沿岸乡村振兴示范区)、“两山”(嶂石岩、棋盘山)、“三湖”(锁云湖、天台湖、平泉湖),构建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森林运动、乡村游憩”五大产品体系。创新“露营+”模式,打造了多个风格迥异的野奢露营基地,形成了“山上观光体验,山下休闲度假,大交通串联集散”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山清水秀、生态典范——赞皇地貌格局大体是“七山二滩一分田”,境内遍布棋盘山、石柱山、窦家寨等形态各异、雄奇秀美的山脉;槐济两河横贯东西,水库塘坝星罗棋布,更添灵秀之气;秉承“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理念打造的槐河生态长廊,成为高品质滨水绿色空间。全县森林覆盖率连年稳居全市第一,是“河北省最绿的地方”之一。
《凤飞羌舞》剧照(陕西凤县)
七彩凤县——大秦岭的会客厅
凤县,古称“凤州”,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凤县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属半湿润山地气候,垂直带分布明显,是秦岭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的峰峡岩岭竞秀,坦洞泉溪交织,动植物荟萃的独特景观,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全县造化出神奇的旅游文化资源。拥有凤凰湖、通天河等景区10个。
茂密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旖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负氧离子,对于现代追求绿色时尚的国人,步入这块尚未开发的宽阔胸怀,将会沉醉于“长江支流第一源头”的嘉陵江源头景区,让你洗礼了心灵上的凡尘。
远离城市而近在咫尺的你,包揽源头清冽汇如长江的气势,领略缠绕在峻岭宛如少女飘带的蜀道,宜人的森林浴使你妙归自然;途经富有神话传奇色彩的通天河森林公园,就会领悟到三藏沿途的艰辛与苦乐,透马驹山峰上的高山石林坚如铜壁,通天河山涧的四级瀑布滩溪群连环相扣,千亩高山野生杜鹃争奇斗艳,万亩云杉林原始植被古木参天,协调的景色犹如“宝鸡市的后花园”;登上前高后仰、势如腾飞的“陕西三大名山”之一的紫柏山凤县旅游区,悠然感到山顶万亩大草坦浩如盆式的将人与自然相拥,瓦房坝佛岩溶洞群的钟乳石和地下暗河使人惊叹叫绝,燕子坪的森林草地构成的美妙画卷顿感心旷神怡;尔后饱览县城旁的丰禾山的灵秀寺庙和宝成铁路遗址灵官峡天工绝美的秀美攀岩与风光,以及秦岭山顶的旅游度假村、避暑山庄与南岐山油松林自然保护区使你纷扰顿消,“太阳岛”上的巨石与河流的交融使你与自然和谐相映,精力充沛地去展望生命的美意与前景。
和平赋(福建邵武和平镇)
邵武是个好地方,和平是块宝地
和平古镇,位于福建省邵武市。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全国罕见城堡式村落,坐拥千年文脉与绝佳生态。
千年文脉,铸就和平的深厚底蕴,展现和平的独特魅力。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始,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之乡”。这里三大文化基因交相辉映——传承千年的朱熹理学思想在此浸润,黄峭宗亲文化源远流长联结海内外,张三丰道家智慧氛围独特。
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之一,被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境内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
这里推出宗亲文化祭祖游、和平豆腐制作游、枫林窑非遗体验游、耕读文化研学游、碎铜茶品鉴游、太极健康养生游、果蔬采摘游等文旅新线路。创新推出“太空舱星空营地”“黄峭故里、人文进贤”等精品业态,举办非遗过大年、碎铜采茶节、非遗火壶表演、篝火啤酒节等20余场活动。还推出黄峭遣子马、黄峭雕像等具有和平特色的枫林窑伴手礼。
西郊乡鱼亮沟(黑龙江省鸡西市)
我在鱼亮沟等您来!
鱼亮沟位于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梁家村,毗邻穆棱河,这里既有煤炭资源,又有丰富的山林、果树资源。
鱼亮沟是鸡西百年煤炭发源地(第一锹煤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1906年,鸡西鱼亮沟发现煤炭并开发,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输送了11亿多吨煤炭。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第一台联合采煤机、中国煤矿文工团均诞生在鸡西。“特别能战斗”的矿山精神在这片黑土地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鱼亮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鱼亮沟毗邻“醉美龙江331边防公路”,距离市区仅10公里,自驾游玩交通便利,沿途景色四季宜人。今年新开通了旅游专线大巴,车次线路多、载客数量大,满足了全市各类人群的交通需求。
鱼亮沟四季可赏,游客乐在其中。“一处景致四季看,四时风光具不同。”春天,梨花盛开花团锦簇;夏天,叠水瀑布清澈晶莹;秋天,时令果蔬采摘观光;冬天,“梦幻冰雪小镇”吃住玩一体。
鱼亮沟食美味浓,引人流连忘返。在鱼亮沟,人间的烟火气,是香气扑鼻的东北杀猪菜、是营养丰富的冬季滋补大炖菜、是沁人心脾的泉水铁锅炖鱼、是色味俱佳的鱼亮沟特色小米、是鲜香出炉的鱼亮沟豆浆、是品种多样的鱼亮沟煎饼、更是特色爽口的鱼亮沟冻梨王等。在这里,丰富多样的美食不仅让游客的味蕾得到了极致享受,更让他们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和豪爽。
峰会上展示的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分布全国各地,在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下她们核心一致,又各具特色——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西南的云端圣境,从西北的苍茫壮阔到东南的温婉灵秀,还有中原大地的千年文脉回响着文明对话的跫音。这些文旅品牌,如明珠般镶嵌在广袤的国土之上,绘就一份独具东方魅力的旅游生态图谱,更是一份由自然造物与人文智慧共同谱写、吟诵的壮丽诗篇。这些土地正以最本真的姿态,邀您共赴一场跨越经纬的山水之约。
会议现场,黑龙江省南岔县还带来了歌曲《忆如南岔》。歌曲以“回顾家乡、乡情”为核心主题,轻缓舒柔,通过MV的形式将南岔的仙翁山、月牙湖、小城烟火气息以及冰雪运动精神等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以文化赋能自然景观,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本届峰会的举办,正是对国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幸福产业、绿色产业、民生产业的重要实践。
来源: 信阳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