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岷江中游,有一片受到文化与自然双重滋养的土地——东坡区。
透过时光的视窗,东坡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与亮色,层层显现,令人暖心悦目、信心倍增——“东坡行旅”国家文物主题游径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案例;三苏祠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花碑地遗址斩获“2024川渝十大考古新发现”;东坡泡菜入选“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项目名单;太平古街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东坡精神与文化脉搏共振,历史瑰宝与时代活力交融,一幅“诗与远方”的动人图景正徐徐展开。
01
文化铸魂
东坡IP闪耀时代新辉
东坡文旅发展的核心引擎,始终是千年不朽的苏东坡文化基因。近年来,东坡区倾力打造“东坡故里”这一超级文化IP,让东坡精神在当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三苏文化主题游”“三苏故里丰收游”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沉浸式体验,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
三苏祠经过精心保护修缮与环境提升,焕发出新的光彩。沉浸式展览、研学课程、东坡主题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悟“一门父子三词客”的非凡风骨与卓越才情。如今,三苏祠已成为海内外东坡文化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东坡文化传承的薪火在这里越燃越旺。
△图源三苏祠博物馆
而蟆颐观、苏洵家族墓地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持续的保护性修缮工程,让这些承载东坡记忆的地标重焕光彩,成为“东坡行旅—国家文物主题游径”地图上闪亮的坐标,静静诉说着东坡故事。
△蟆颐观
△苏洵家族墓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东坡文旅融合的一大亮点。东坡剪纸艺术勾勒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与故事;藏在老坛里的东坡泡菜走进千家万户;从苏东坡诗词中走来的龙眼酥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回家的“伴手礼”……
△东坡泡菜
△龙眼酥
在东坡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上,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4项,其中省级10项、市级20项、区级54项。它们在旅游的助力下,正被更多人知晓、喜爱与弘扬,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02
项目引领
旅版图绘就璀璨画卷
一批批特色文旅项目的落地开花,为东坡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文旅新格局。
以创意文化、时尚艺术、潮玩社交为主的苏眉1037文创园潮范儿十足,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集文化、艺术、社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苏眉1037文创园
“东坡宴”则带来“以食载道,以景传情”的文旅融合新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品尝珍馐美馔,感受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坡宴”
华灯初上,东坡印象水街迎来一天中最璀璨的时刻,身着汉服的少女提着荷花灯走过拱桥,流光溢彩的亭台楼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生动演绎着“大宋不夜城”的繁华盛景。
△东坡印象水街
从新城驱车驶入广袤乡村,古韵与新潮在此和谐共生。太和镇永丰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在阳光下泛着绿浪。稻田边的“稻香书院”里,孩子们正聆听农艺师讲解水稻的一生,体验传统农具的智慧。
△永丰村高标准农田 侯建明/摄
不远处的尚义镇龚村,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宿掩映在竹林花海间,采摘、垂钓、陶艺等乡村体验项目让都市人找到了“归园田居”的惬意。
△龚村暮色 李继军/摄
坛罐山景区、桂花湖、湿地公园等地,四季花事不断,“村跑”、乡村音乐节等活动轮番登场,绘就“望山见水忆乡愁”的富春山居东坡画卷。
△坛罐山景区花海乐园
03
激扬城市活力
赛事活动点燃“常态化”热情
春季的樱花博览园浪漫樱花节,漫天粉雪吸引无数游人驻足;金秋的东坡文化月,成为东坡文化爱好者共襄盛举的顶级平台,学术研讨、艺术展演、美食体验异彩纷呈;年初的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让“东坡味道”香飘世界。
△2024第十四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
这些根植本土、特色鲜明的品牌节会,已成为东坡区闪亮的城市名片。
东坡区的运动基因同样活跃。
东坡半程马拉松赛道串联起城市地标与最美绿道,万名跑者用脚步丈量东坡魅力;
△2024“东马”热力开跑
国际攀岩联赛在眉山国际攀岩中心展开“力与美”的巅峰对决 ,进一步推动“体旅”深度融合;
△国际攀岩联赛
市会议中心、市文化馆等场馆常态化上演的高品质文艺演出,不断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东坡合唱团合唱《国家》
从历史街区到现代新城,从文化地标到消费场景,展望未来,东坡区将紧扣“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东坡故里·天府眉山”建设,继续深挖东坡文化富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重大文旅项目接续落地,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深化智慧文旅应用,让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东坡故里,诚邀天下宾朋,共赴一场穿越千年、韵味悠长的文旅盛宴,在这里,与东坡相遇,与诗意重逢,与美好生活相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