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和通辽,说起来不算远——两座城市直线距离就280公里,比长春到通化还近。可现在从长春去通辽,没高铁的日子是真折腾,不少人都盼着能有条直达高铁,让这“近距离”真能变成“方便路”。

先说说现在的出行有多绕。要是从长春去通辽,不坐高铁的话,就得走老线路:先往南绕到沈阳,再从沈阳往西转车去通辽。光说路线都觉得麻烦,实际走起来更费时间——算上中途等车、换乘的功夫,单程最少得花5、6个小时,遇上车次衔接不好,耗大半天都很常见。
有过这趟行程的人都有体会:比如长春的张先生,之前去通辽谈生意,早上8点从家出发,坐火车到沈阳都快12点了,转乘的火车下午2点才开,到通辽已经傍晚5点多,一天时间大半都耗在路上;还有通辽的学生小李,每次放假回长春,都得提前一天规划车次,就怕换乘赶不上,拎着行李在火车站跑的滋味,她再也不想体验了。

可要是修了直达高铁,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现在高铁常规时速能到250-300公里,280公里的距离,算上起步和停靠的时间,1小时左右就能从长春直达通辽。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早上在长春吃碗热乎的豆腐脑,坐上高铁,到通辽就能赶上中午的手把肉,比很多人上班通勤的时间还短,再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绕路上。
而且这条高铁要是能建成,好处可不止“省时间”,说是“一举两得”一点不夸张。

第一,能让长春和内蒙古东部的往来变顺畅。通辽是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城市,一边连着东北,一边接着内蒙古其他地区,不管是人员往来还是物资运输,需求都不小。比如长春的汽车零部件要运到内蒙古东部的工厂,现在绕路走,不仅运费高,还得担心货物耽误时效;通辽的牛羊肉、奶制品要运到长春的超市,也得因为绕路多耗上大半天,新鲜度多少受影响。高铁一通,货运能更高效,客运也更方便——通辽人来长春看病、上学,长春人去通辽旅游、办事,当天往返都不是问题,两地的联系肯定会更紧密。

第二,能让长春去北京的路更快捷。现在长春去北京,大多走京哈高铁,虽然也快,但要是长春到通辽的高铁能和现有的线路衔接上,就能多一条“捷径”——从长春坐高铁到通辽,再转乘其他线路去北京,不用再挤京哈高铁的热门车次,还能避开部分路段的拥堵,相当于多了一个出行选择。比如逢年过节,京哈高铁票不好抢的时候,这条线路就能帮不少人解决“买票难”的问题,而且整体耗时可能还会缩短,对经常往返长春和北京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其实这些年,不管是长春还是通辽,都有不少人盼着这条高铁能落地。网上经常能看到两地网友讨论:“要是有直达高铁就好了,再也不用绕沈阳了”“280公里1小时到,想想都方便”。还有人大代表在提案里提到这条线路,说它能补上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交通短板,对两地的经济发展也有帮助——毕竟交通方便了,企业愿意来投资,游客愿意来旅游,老百姓的日子也能更便捷。

当然,修高铁不是件容易事,得考虑线路规划、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等很多问题,但大家的期待是真的。毕竟对长春和通辽来说,这条280公里的高铁,不只是一条路,更是连接两地的“纽带”——能让“近在眼前”的两座城,真正实现“说走就走”,也能为两地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现在大家最盼的,就是能早日听到这条高铁开工的消息,等到通车那天,坐着高铁1小时从长春到通辽,肯定会成为很多人的日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