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梵净山云雾缭绕,景色如画。
山脚下的江口县梵净小城文旅休闲区内,一处特别的“法治互动区”吸引了游客驻足。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带着孩子,正饶有兴致地参与一场法治知识趣味答题。“没想到来旅游,还能和孩子一起学法律知识,答对了还有小礼品!”他笑着说。
这生动的一幕,是江口县探索“法治+文旅”融合普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口县司法局深入贯彻“八五”普法规划,以“游法有礼 礼遇自然”为主题,将法治元素巧妙植入自然山水与旅游动线,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温度、更富实效。
从县城通往梵净山景区的公路沿线,精心设计的“游法相关 畅享梵净”法治文旅主题线路指引牌清晰可见。沿途不仅风光旖旎,一块块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法治标语牌也悄然矗立,“保护生态,法治护航”“文明旅游,依法维权”等温馨提示语,伴随游客一路前行。
“我们旨在打造沉浸式的法治文化体验,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江口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技赋能,让普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梵净山游客中心,不少游客正通过手机与AI智慧导游“江小润”互动,查询景点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旅游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扫一扫二维码,法治文旅服务手册就在手机里,很方便。”一位广东游客展示着手机页面说。此外,县司法局还创新开发了“法治锦囊”闯关游戏、“江小润”输入法皮肤等线上衍生品,增加了普法的趣味性和传播力。
线下服务同样贴心。在梵净山游客中心和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村,“游法相伴”服务站点尤为醒目。这里不仅是休憩点,更是普法前沿阵地。工作人员除了提供咨询指引,还能为游客提供快速的矛盾纠纷调解、法治体检和“指尖普法”等便捷服务。“遇到小事纠纷,在这里很快就能得到调解,不影响游玩心情!”一名刚接受调解服务的游客称赞道。
普法力量的培育也在基层生根开花。当地培训了一批民宿业主、巡山护林员等担任“法律明白人”,他们既是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身边普法的宣传员。云舍村一家民宿老板杨姐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客人问的不只是景点和美食,有时也会问到住宿协议、旅游安全责任这些法律问题,我经过培训能解答一些基本的,心里有底了,也能帮客人避坑。”
多部门协同发力,共同守护旅游法治环境。江口县司法局联合文旅、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了“规范民宿经营”等专项行动,净化旅游市场;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的《法润剧场》系列普法短剧,以生动案例解读法律,深受群众喜爱。
如今,在江口,法治文化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一场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之旅,正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旅途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一审 方勇
二审 田洋
三审 孙晓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