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秋日的巴里坤古城景区天高云淡,凉风习习。8月25日,来自郑州市的游客赵明君一家漫步该景区,被厚重的历史氛围吸引。“新疆人热情好客,雪山、草原、古城墙构成的美景非常值得一来。”出行前,他查阅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85条“人间有味·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古城景区—兰州湾子村—高家湖湿地景区”线路引起他的注意,这条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于一身的路线,成为展示当地特色的重要窗口。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高家湖湿地景区。曹新加摄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特色美食+非遗体验+生态休闲”为核心,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6条线路入选。巴里坤地处东天山北麓,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重镇,在文化交流交融中孕育出丰富旅游资源。
在哈密市旅游圈中,导游王明江是游客熟悉的“老面孔”,是他们探索东疆的可靠向导。他常从巴里坤古城出发,向西南行驶约5公里抵达兰州湾子村。隐匿在山麓间的村落集森林、草原、田园于一体,石结构建筑遗址静述历史。“游客偏好正悄然改变,”王明江分享道,“更多人愿沉浸自然。东天山开阔天地吸引露营爱好者,村里农家乐随之兴旺。”
巴里坤古城新貌。钟卫亮摄
线路延伸至20公里外的高家湖湿地景区——东天山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系统,水草丰美,鸟类成群,远处雪山映衬,近处田园如织。上海游客高巍首次骑马穿越湿地时赞叹:“天山的雪景与绿草地令人难忘,定要带家人重游。”周边依水而建的农家乐与民宿,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自然栖居体验。
当地老一辈人仍记得十多年前的高家湖:“晴天起尘、雨天积泥”的乡道让行人狼狈。如今这片土地已蜕变为生态胜地,清澈水域旁草木葱茏,农牧家乐炊烟袅袅。村民唐凤霞经营着农家乐,她感慨:“生态改善让野生动物回归,空气清新了,游客自然涌入。村里约40户人家靠旅游致富。”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吃上“旅游饭”,日子愈发红火。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蔡玉娇表示,近年来,该县持续强化自然景观与文物保护,推进文旅融合。当前以高家湖湿地景区提升为重点,推进“一城两湖”区域改造,完善房车营地、旅游厕所等设施,致力于打造舒适便捷的服务体系,塑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