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湖
编者按:湖波不惊,却镌刻星城千年脉动。长沙的湖泊水库,是“绿水青山”馈赠的生态基底,亦是“金山银山”奔涌的发展源泉。它们涵养水土,承载乡愁,更在城脉深处,以无声的壮美,注解着“山水洲城”的永恒基因。红网联合长沙市水利局聚焦《湖库觉醒:星城的水色基因库》,看长沙如何珍视这液态遗产,守护这水色根脉。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芙蓉三叠:城央碧水照见千年脉动与时代新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余雅琴 见习记者 夏钰媛 实习生 李娜 王承泽 通讯员 周懿民 长沙报道
江河安澜,水润民生。静水流深,映照星城千年血脉;芙蓉三叠,吟唱一曲奔涌向前时代新声。
在长沙市芙蓉区深处,三泊碧水;跃进湖、东湖、红旗水库,宛若天赐的三枚玉珏,历经沧桑磨洗,以各自的澄明与深邃,映照着城央的人文根脉与生态觉醒。它们自历史的褶皱中浮出,于时代的笔端重生,共谱一曲水与城、古与今、生态与人文的交响诗。
“一鉴涵青,湖名跃进。接浏水以涟沦,毗名园而秀润。”烈士公园里,一湾碧水如镜,被时光打磨得愈发清亮。1958年,京广铁路改道,截取浏阳河一道温柔河湾,诞此人工湖泊。自此,奔涌的江河之气,敛藏为静水深流的湖韵。它曾因填湖建房而陷入沉寂,污水暗涌,淤塞无声;又因持续的清淤治理而重焕澄明,波光潋滟,倒映天光。
烈士公园里,跃进湖碧水如镜。
如今湖畔,栈道蜿蜒如谱线,莲花摇曳似音符。水杉林挺拔如卫,秋日鎏金泻地,织就一幅沉静而炽烈的油画。信步侗族风雨桥,廊塔相衔,飞檐勾连天地。既可遮风避雨,亦能极目湖天一线。凭栏远眺,潇湘阁影在碧波中轻颤,白墙黑瓦,九重飞檐似欲乘风归去。登阁远望,山水洲城磅礴交汇,历史与现代在眼前浩荡铺展。岸边那方朴拙的“红军渡”石刻,如一位沉默的史官,依旧低语1930年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北渡的峥嵘岁月,将一股英雄气永久镌于水纹之间。
水抵两岸,绿意葱葱。休木异竹,垂阴相荫。
“水抵两岸,绿意葱葱。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昔日文赋咏其清嘉,今朝居民晨昏漫步,歌声笑语取代旧日叹息。从淤滞到碧波重现,跃进湖之变,不只生态之胜,更是一座城市对记忆的忠诚守护,对未来的清澈承诺。
自烈士公园红墙步出,城市脉络随水蜿蜒,另一汪碧水正静候时光对话。
东湖的轮廓如“π”形墨痕,在芙蓉区的版图上洇开千年文脉。东湖街道古称姚圫,曾是五代马楚常丰县治所。千载流转,为这片土地积淀厚重历史。唐代诗人崔护曾泛舟吟咏:“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清新诗行,让后人犹见当年幻境。
然时空流转,沧海桑田。1966年,这片灵秀之水竟沦为渔场养鱼池。泥埂纵横,渔网密布,饵料沉浊,蓝藻滋生,诗意荡然无存。
转机随城市更新与生态觉醒而至。截污清淤、雨污分流、结构改造……一系列精准生态“手术”,令东湖脱胎换骨,从腥浊养殖场蜕变为城市绿肺。湖畔垂柳蘸水书写春风,法国梧桐成荫筛落日光,亲水平台倒映天光云影。昔日“靠水吃水”的养鱼人,洗脚上岸,成为碧水守护者;旧时泥泞埂道,变身学子晨跑、稚童逐蝶、家庭露营的乐园。
东湖的轮廓如“π”形墨痕,在芙蓉区的版图上洇开千年文脉。
因毗邻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隆平高科等科创高地,这座城市内湖被赋予新时代使命:不止于市民游憩之所,更是“农科+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载体,智慧与自然对话的前沿。崔护未曾料想,他笔下“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的东湖,那些在实验室里培育的新种,正延续着“湘浦绿波”的生机。
自崔护诗行中走出,穿过高校林荫,一脉清波托举廉洁图腾。
红旗水库的轮廓似锄头,在芙蓉区的土地上耕耘出别样风景。无烟波浩渺之壮阔,自有清雅内敛之格局。夏日,荷塘接天,翠盖擎珠,红蕖出淤泥而灼灼其华;待到秋日,残蓬萧疏,别有一番风骨。池畔,一株136岁的古樟蓊郁苍劲,如睿智老者,见证着湖岸的沧桑变迁,年轮里刻满了时光的故事。
红旗水库的轮廓似锄头,在芙蓉区的土地上耕耘出别样风景。
这方静水曾历经黯淡的年岁。2021年“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如清风拂过,清淤截污、生态修复、滨水步道贯通、清廉文化植入……一系列组合拳之下,水质奇迹般由劣五类跃升至可观赏的四类,湖畔更崛起一座以“清绿芙蓉”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公园。最为人称道的是,清淤时未被彻底清除的古莲籽,于次年春风拂过时竟自发重生,破泥而出,绽放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朵朵红莲。这生命的奇迹,恰与“清廉”主题天然契合,仿佛一场天意般的隐喻,成为最动人的生态德育课。
湖畔,一株136岁的古樟蓊郁苍劲,见证着湖岸的沧桑变迁。
湖畔更崛起一座以“清绿芙蓉”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公园。
一旁的稻圣广场上,袁隆平院士的事迹牌静静伫立,“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深深铭刻于大地,与湖中清荷、岸边古树共同述说着躬耕奉献、泽被苍生的永恒主题,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伟力,融入这一池清波的日常叙事之中。
三湖如镜,芙蓉三叠,映照长沙千年文脉流淌生态觉醒的艰辛与浪漫,更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生共荣的时代答卷。从跃进湖的红色记忆与市民欢歌,到东湖的科创律动与千年诗情,再到红旗水库的清廉守望与稻圣情怀,它们不再是孤立的水域,而是紧密相连、镌刻城市基因的液态史诗。
夕阳西下,湖面流金,微风拂过柳梢,掠过荷尖,揉碎一池霞光。水,在不舍昼夜地流淌中,泽润万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