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董建华)“这里的小米绿豆稀饭曾喂养过中国革命,这里的棉花粗布曾包扎过民族尊严。”这是作家李存葆、王光明在合著的报告文学《大王魂》里,对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的评价。在“红色乡镇”大王镇,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红色村庄”——刘集村。这个偏僻的鲁北小山村,曾诞生了山东省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过《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农村党支部。
如今,走进刘集后村,一眼便能看到共产党宣言陈列馆。这座陈列馆外形犹如打开的书本,是全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陈列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在这里留下了哪些动人故事?如今又发挥着哪些作用?本期《旅游经济大家谈》(2025.7.12)让我们跟随文旅体验馆悦强和共产党宣言陈列馆讲解员艾雪倩,一起走进共产党宣言陈列馆,聆听中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山东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刘集村演变成了刘集前村和刘集后村两个小村子,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资料也就地留在了刘集后村。战争的年代虽已远去,但是当年先辈们“为了人民”而奋斗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如今,依托红色资源,村里成立了红色刘集旅游开发公司,把红色元素融入村容村貌建设,让一个红色村庄迎来八方游客。“红色”产业打造完成,“绿色”产业随后上马,打造了花卉产业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建设了生态采摘园,打造“红色游+特色农业发展+乡村采摘旅游”精品农文旅线路……经济发展了,又建立了“一元餐厅”、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人们正在过着幸福的日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